第234节

  孙静言看了看孙连胜,说:“他这一年确实是花了不少精力在了解飞行器的事情上。花了心思去做的事情,肯定是会有所收获的。”
  徐述之点头:“你说的很对。”
  花了心思去做的事情,肯定是有所收获的,自己用心了两年了,事情也在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呢。
  超叔将夏言和程颖慧也都接来了
  几个人碰头以后,最后说了一下出去玩的一些注意事项之类的,就出发了。
  分别坐了两辆的士来到机场,直接飞往敦煌。
  在飞机上,孙连胜依旧十分兴奋,不过他已经不像第一次坐飞机那样叽叽喳喳得了。
  一下飞机,就能够感觉到热浪滚滚。
  在b市的时候,也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可是在这儿是感觉自己像是被炙烤的烤肉,都能滋滋冒油了。
  虽然已经在飞机上涂了一点防晒霜,夏言还是说:“等会拿行李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再涂一层。
  孙静言和程颖慧也都是怕自己被晒黑的,所以十分认同地点头。反正这次她们可带了不少防晒霜。
  去拿了行礼,又打车来到宾馆。宾馆是超叔提前预定好的,四个房间,孙连胜和孙静言一个房间,程颖慧和夏言一个房间,徐述之一个房间,超叔一个房间。
  程颖慧说:”我想跟静言和夏言住一起。“
  三个人在一个房间,有意思多啦!
  孙静言说:“现在先住着吧,等回头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换。”
  孙连胜是不能独自一个房间的,孙静言不放心,所以要让他跟超叔或者徐述之住一个房间。也不知道徐述之会不会愿意,孙连胜能不能接受。
  孙静言倒是愿意让孙连胜出去住的,自己这个姐姐忍不住替他想好所有的事情,提醒他要记得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之类的,如果自己不跟在身边,看他能不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在宾馆落脚以后,大家都休息,超叔去联系租车了。
  敦煌附近的景点多,但是距离不近,所以要有车才方便。
  超叔出来的时候,除了租车,还买了几箱水,这实在是大家急需的东西。
  接下来几天的游览经历,还是十分愉快的,她们先去了最向往的莫高窟。
  莫高窟有许多洞窟,导游介绍会经常提到千佛洞,大大小小的洞窟确实是有上千个了,但是能够参观的不多。
  哪怕是腾出一天的时间用来参观游览,也不可能看完所有的洞窟的。在这个景区,只能够跟着导游,靠着导游打着手电看,因为洞窟里精美的壁画实在是太脆弱。能够历经千年保存下来十分不容易,光照、二氧化碳、湿度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这样的国宝,大家参观的时候,也是带着崇敬敬畏的心情的。
  听导游讲述的,那些画壁画的工匠,买最便宜的干粮,却花大笔的钱在颜料上,每次在洞窟内作画,一次几个月不离开,没有生活,只有生存,活下去就是为了画那些壁画。
  所多人花费了大把的光阴在此,才有如此精美的壁画出现。
  虽然无名,精神却永存。
  最后到藏经洞的时候,那个被王道士以低价出卖的经文的洞窟,只是小小的一个,可是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忍不住驻足叹息,作为无价之宝的经文,被低价贱卖,痛恨王道士的无知,也痛恨强盗的无耻,最后都转为无奈地叹息,那是历史的教训,追悔无济于事,幸亏这些笔画无法全部搬走,不然也难以保存这些精品了。
  在决定来敦煌之前,三个人就一起看了不少资料,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当然是读过的。
  书里面,余秋雨先生带有了一些个人的色彩,将王道士批判的很彻底,不过真实的历史资料也有,显示出王道士确实是尽心守护莫高窟,为了在战乱的时候保护这里,也费了许多力气,卖经文也有为保护洞窟筹钱的意思。
  王道士这个人是很有争议的,他的行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是他本人却又为保护莫高窟做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走在过道上,孙静言几人都忍不住悄声讨论起来,王道士这个人,还有他做的事情,一句话也真是概括不了的。
  导游带着大家进入了王道士的住处遗址,知道大家还在为刚刚藏经洞的事情有些心绪不平,便说:“历史已经成为了过去,虽然宝物流落在海外,但是我们要相信,祖国强大起来了,这些宝物我们都会收回来的。”
  大家纷纷赞同,不管如何,那是属于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宝贝,别人偷走骗走了,是该换回来才对。
  孙静言心里也抱着这样的期许。
  不过有些人知道王道士的所作所为以后,便有些气愤了,趁着导游不注意,朝着旁边那陈旧破烂的桌子一脚踢过去。
  孙静言眼疾脚快,从中间横档了一下,那个泄愤的小男孩吃痛,愤怒地看过来。
  孙静言说:“何必呢,你损坏了这些,造成的损失还是我们的,你的行为跟王道士有什么区别?”
  小男孩慢慢地缩回了脚,一言不发的回到了他爸妈身边去了。
  在参观完藏经洞以后,再参观王道士的住所,确实是挺让人生气的,据说这老道士挺有钱的。
  导游只是在陈述事实,没有对这个人做过多的评价,许多人都有些不忿。
  从莫高窟出来,莫高窟前面就是道士塔,果然也有人留下的不好的印记。
  孙静言觉得这有些过分了,许多人放在王道士的位置上,不一定比他做得好。
  参观完洞窟,大家拍了照以后,就去停车场上了车。
  孙连胜说:“姐姐,壁画画的真好,我刚刚看到有一个洞窟里面,那些佛像的表情都不太一样。真是太厉害了!”
  孙连胜对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了解不多,也就看个粗浅的审美了。
  孙静言说:“所以这是它的价值所在啊!画他们的人,是为了展示自己对佛的敬意,有苦修的意思,但是后人看到的是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就是王道士太讨厌了,怎么能把那么贵重的东西都乱卖了呢?”孙连胜也听了导游的讲解了,对于这样的事情印象深刻。
  据说藏经洞里面有当初玄奘大师去印度取回来的真经,西游记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有了这个故事,大家更觉得经文的珍贵,也就更觉得这笔生意太亏了。
  孙静言耐心地解释说:“王道士也不知道里面有洞窟有经文,而且他不识字,当成废纸卖了也是有理由的,如果换成是你,你可能也会那样卖了。”
  西方强盗带着钱和枪,问你要哪个,好像没有别的选择了。
  孙连胜有些底气不足的说:“我才不会呢。”
  孙静言笑了笑,没有跟他争辩这个问题了,没有意义的。
  参观这种历史景点的时候,总会带着一些遗憾的,时间太久,许多东西都会带着沧桑的。
  好在这种心情不会持续太久,她们接下来就是去了玉门关。
  玉门关确实是一个并不大的城墙,四四方方,围城了起来,几个洞口也已经被铁门拦住了,里面杂草丛生。
  绕着城墙走一圈,也是一两分钟的事情,确实是跟照片上宏伟壮观的样子很不一样。
  遥想古代的玉门关,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它应该还有绵延的城墙,有更高的守卫处等等,只是这些都湮没在了历史中,只剩下这样一个四四方方的城墙。
  估计玉门关是让许多人失望了,毕竟这是一个在历史书上的地图上,多次标注出来的地点。
  敦煌的景点多有历史感,但是鸣沙山和月牙泉这样的地方,是十分有名的自然景观。
  之所以有名,也是因为难得。
  鸣沙是因为沙会发出特别的声音,而月牙泉,则是因为沙漠中有这样一汪从未干涸的清泉,形状是个月牙的形状。身处在沙漠中的谷底,千百年来都没有被周围的沙掩埋,也是自然中难得一见的奇景了。如果说有多好看,那倒是没有的。
  景区的人倒是十分聪明,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出了一些其他的项目,比如骑骆驼,比如滑沙。
  骑在骆驼背上,孙连胜看到别人在玩滑翔伞,立马让孙静言看。
  孙静言看别人乘着滑翔伞从头顶飞过,知道孙连胜是心动了,他现在对那些飞行器都十分感兴趣。
  “你是想玩一下吗?“孙静言问。
  孙连胜点头,但是这个项目十分少见,估计价格不便宜。
  孙静言说:“等到上去了,咱们就去看看,能上的话,就让你玩。”
  有些项目是有年龄限制的,孙连胜才十二岁,不知道能不能玩。
  骑骆驼的时候,一颠一颠地,骑一会儿会觉得很有趣,骑得久了就觉得屁股疼了。
  有些人也不骑骆驼。直接从沙丘上爬上去,虽然会花费一些时间,但是也颇有意思。
  上了沙丘,上面的人也不少,骆驼被放在一片平地上休息,游客们就散开了游玩。
  孙连胜拉着孙静言去滑翔伞那边,孙静言忙问:“你们还有谁想去玩的吗?一起去吗?”
  徐述之立马说:“我去!”
  夏言正要答应,程颖慧说:“我就不去了,我怕……”
  “对了,你是有点怕高,恐怕玩不了那个。那你就不玩了。”
  程颖慧连连点头。
  徐述之说:“你怕高?那爬华山怎么办?华山很陡峭的,走在路上都能够看到很深的谷底。”
  程颖慧说:“那种还好,我知道自己小心一点不会掉下去,但是这种,虽然我身上帮着安全绳,可是我会担心器械故障之类的,自己会直接从天上掉下来,所以我不敢试。”
  程颖慧的恐高还是很有特色的。
  孙静言说:“那咱们去那边看看,你跟我们来吧!你也不能一人留在这儿啊!你不玩,你只看看就好了。”
  程颖慧点头,看看没事。
  一行人来到玩滑翔伞的地方,这儿的人不多,估计许多人都不敢玩,而且价格不便宜,飞的近一点的要大几百,如果你想飞到更远一些的地方,就要一千多了。
  徐述之说:“看来他们不全是风力和重力为动力,还有自己的动力系统。”
  不然哪能飞到月牙泉那边去。
  孙静言点头。
  这种不是纯粹的滑翔,不过想要俯瞰鸣沙山月牙泉,就必须用他们的滑翔伞,没有别的选择了。
  超叔先去打听了价格,又问孙连胜这样的年纪能不能上,对方表示没问题,十二岁是可以飞的,如果十岁以下就不能飞了。
  孙连胜听了十分激动,都在原地跳起来了。
  夏言抓着孙静言,说:“静言,我跟你一起飞。”
  这里一个滑翔伞会有一个教练带着飞,如果是小孩子的话,可以带两个。夏言只适合跟孙静言一起飞。
  孙静言点头,转头跟孙连胜说:“你去找你徐哥哥,让他带着你飞!”
  孙连胜毫无留恋地去了徐述之身边,满脸笑容地说:“徐哥哥,你带我啊!”
  徐述之点头:“没问题啊!”
  孙静言感觉自己好像有点被嫌弃了。
  “颖慧,你在这儿等我们。”
  程颖慧点头:“好的。”
  超叔不用跟徐述之一个滑翔伞,所有他也不玩了。
  正好在这儿可以陪着程颖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