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其他类型>[东汉]永平纪事> [东汉]永平纪事_47

[东汉]永平纪事_47

  不过窦太后却是未现身,只是让派宫人送了礼物过来,以窦宪和窦太后的关系以及如今窦宪的身份,不得不让人心生微妙之感。
  不过对于窦宪和楚归还有真心与他们相交之人来说,这些他们才顾不上了。等到宾客差不多都送走时,窦宪已经醉得差不多了。即使他酒量海涵,但那些行伍将士也不是盖的,一群干一个,还有现在这模样,还亏得他两个弟弟和几个心腹帮他顶着,但楚归的酒又几乎全数是他顶着了。
  末了那些将士还想闹洞房时,其他都任由他们胡闹了,这个窦宪便不答应了,一个横眉怒目的眼神,那些将士便各个都夹着尾巴乖乖地走了。剩下照顾窦宪的便落到了楚归手上,喝醉酒的人还真是死沉死沉的,窦宪又人高马大、身体结实,还真不是一般的沉。
  楚归好不容易将窦宪扶进房间,要与他洗漱收拾时,却被他一下死沉地扑到了床上,翻身都不能。窦宪心道今天晚上终于没有壮壮这个小家伙碍眼了,整修宅邸时他便专门给壮壮临得近了准备了房间,还特意吩咐让张小球把壮壮今天带好。
  这时楚归才发现窦宪大半酒意都是装的了,虽说喝的有点多,但也不过五六分而已,洞房花烛夜的把戏还是一点都不少,比以前初尝情shi时,竟然折腾得更厉害。
  虽说在一起都这么多年了,但今日这么一遭还真是让两人心中都觉得很是激动,即使往日觉得只要两人在一起,没有这种仪式也不觉得如何,可真当来了这么场声势浩大的婚礼之时,心中总归还是觉得很不一样。
  热闹盛大的婚礼之后平静了一段时间,窦宪如今也住在楚归府邸里,大将军府倒很少回去了,这样也有个好处,楚府相对要单纯许多,而大将军府却是被窦太后安插了许多人手。
  不久,窦太后又封窦宪为冠军侯、食邑二万户,封窦笃为郾侯,窦景为汝阳侯,食邑六千户,连楚归也被封为了夏阳侯,食邑六千户,一时之间,令世人瞠目结舌。上次窦笃破北匈奴,窦太后遣使持节至五原封窦宪为武阳侯,食邑二万户,便被窦宪拒绝了,今次简直更为夸张,可算作一门四侯,更别说还有窦宪叔父袭的安丰侯,以及窦家诸子弟在京中任的要职。
  自窦固死后,这一切都是绑在窦太后的太后之位与窦宪的战功之上,可这世上,除了天子,却是无人能安享这么大的犒赏的,就拿窦宪两个弟弟和楚归的封侯来说,在许多朝臣看来就是儿戏。
  此举实令窦家在高处的位置更加岌岌可危。窦宪与楚归都辞了封爵,窦宪请兵出镇凉州,楚归与壮壮随军。
  而对此反对尤为激烈的却是太仆韩棱。却说韩棱便是在明帝时任尚书令,自明帝驾崩后便外迁为南阳太后,近年来才被调入京为太仆。不得不说,韩棱当初绝对是明帝的头号谋臣,而其升迁起任也是在仕官之中最令人心服口服的。
  但韩棱被调入京的时间却不得不有些微妙,恰也是都乡侯刘畅被杀,窦宪与窦太后生隙之时,再联想到韩棱身为明帝头号谋臣,那么永平中窦家之事,若说与他无关几乎也是不大可能的。
  前次窦宪请兵出击北匈奴,韩棱便上奏太后反对。窦宪一举空了北匈奴王庭,才稍微蛰伏了些。这番他又跳出来反对窦宪出兵凉州,虽然朝堂之上冠冕堂皇的理由说了一堆,实际上却是劝谏天子勿让窦宪拥兵自重,就像饿虎一样一朝归山,再却不是那么好降服的。
  窦太后与天子都有些意动,恰逢南匈奴破北单于消息传来,北匈奴尚有一线喘息之机,此时不灭,更待何时。即使太后天子与朝臣都对窦宪如今之势充满担忧,但北匈奴被灭触目可及,耗了数百年的战事一朝要在此刻取得成功,从太后天子到文武百官以至天下百姓,都莫不有不动心的,更可以说难得达到了同仇敌忾的地步。
  因而窦宪终还是举兵离京出镇凉州,以伐北匈奴。
  ☆、72(完)
  楚归将自己对韩棱的猜测与怀疑说了出来,窦宪抵额道,“当初韩棱任明帝时期尚书令,明帝任何施政,不管明的暗的,必定都是经过韩棱之手。只是韩棱为人不显山露水,平日里也不太惹人注意,况且所出都是帝王心思,身边人也不过出谋划策而已。”
  “那韩纡也姓韩,与韩棱可有关系?!”
  “并非本家,有些亲缘。”
  楚归想了想道,“还是要盯着韩棱此人才好,朝中若有所动静,反对你不利的,背后肯定有韩棱的影子,既如此来,盯紧他要有利许多。韩纡与韩棱关系,怕是要比你我想象要亲密许多......”
  窦宪将大部队驻扎在凉州,不管是武威、张掖、酒泉,诸部都有窦家亲系驻守,如今北匈奴在居延塞、涿邪山、西海一带游荡,以凉州为大本营再合适不过。永元三年,窦宪遣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领兵出击北匈奴。
  这次楚归随窦宪出了居延塞,随大部队寻北匈奴踪迹。时隔多年,再回居延泽,两人心中不禁怅然。这时节恰是春天,万物复苏,居延泽仍是那么美。夜晚沙漠温度比较低,清冷的月光洒在居延泽湖面,映着深沉的夜空点点星光,远处传来虫鸣,一派沉谧。
  从居延塞出发的前一晚,窦宪与楚归共骑一匹马,来到了居延泽湖畔。窦宪靠在楚归肩头,凑到他耳边,望着那一片美丽的湖泊和远方的沙漠,声音低沉如沙漠夜晚的和弦道,“小归,当初你与我说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那时你的决心便像是我的决心一样。”
  楚归轻笑了出声,“居延泽一派景色,纵使流沙易改,湖泊易变,也不辜负了你的一片心意。只是从今往后,你要离开俗事繁华,你可舍得?”
  “身后事已了,又有何不舍。想我这一生,少时家道中落,父母双亡,后来又不得天子信任,说风光与功绩昭彰,也不过是这数年之事而已,太长时间的隐忍与挣扎,到最后能一展鸿图,此生又还有何怨?!如今也不过是最好的时机罢了。余生能有你想伴,能有壮壮养在膝下,这万里江山还有数不清的如居延泽一般的摄人心魄的美景,夫复何求?!”
  半月后,汉朝军队在金微山与北匈奴决一死战,大破北匈奴,北单于逃遁,不知所在,至此北匈奴已是树倒猢狲散,再无与中原一战之力。但随着战胜的消息传回去的还有,窦大将军在金微山一战中,为保护楚少傅身中流矢,在班师回朝途中暴毙而亡。
  消息传回,举国震惊,窦太后本要求将士将窦宪尸首运回洛阳,但楚归以窦宪最后遗愿想埋骨故里已入土为安,最后才作罢。不管是太后天子还是文武百官,都被这一消息弄得措手不及,即使战场之上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除非陷入困境,将领死伤实为少数。
  毕竟将领为一军头脑心脏,即使战场之上对其保护也是极为严密的。尽管朝廷之中心怀各异的大有人在,却都未想过窦宪会战死沙场。
  在金微山彻底大破北匈奴的消息传来之时,百姓莫不群情激奋,在他们眼里窦宪早已成了民族英雄,窦宪的身死沙场,让他们更为痛惜。但窦宪是为保护楚归而死,楚归已是窦宪之妻,保护妻子,是每个男人的责任,他们也无法埋怨到楚归头上。
  事后楚归与窦宪笑话道,“若是我没嫁给你,怕我就得被天下人的唾沫给淹死了,说我是祸水了。”
  窦宪彼时却只刮了刮他的鼻子,一脸宠溺道,“果然身死一了百了,瞧我现在的名声,是不是比你那个时代所知道的强多了。”
  “那当然。那时天下皆以你为权蠹,现在你战死沙场,可就是难得的大英雄。连窦笃、窦景也可得以保全,天子、窦太后,也莫能拿你如何了!你下半辈子也不用算计来算计去,可以过你的快活日子啦!”
  “那娘子现在就让相公过过快活日子可好?!”
  “大白天呢!壮壮说不定什么事后就进来!”
  “锁上门便好了。”
  “你,你!......”
  “对了,娘子你哪来的假死药?!”
  “当然是找王太医那厮要的,当初可就是用这个帮助大宋贵人金蝉脱壳。”
  “呜呜,你,你轻点!”
  “娘子,再给相公生个崽子可好?!壮壮太调皮了!我想要个女儿。”
  “滚!那药只管一次!”
  “没事,我找岳丈又要了一副。”
  “啊啊啊!你!你个混蛋!告诉你,再生也是生不出儿子的。”
  “没事,再像你一点的儿子我也喜欢。”
  ~完~
  后记:
  后面的确写得有点急躁了为毛我每次都有这个毛病,每篇结尾都写得如此尿急。。。本来第三卷大概二十章左右,再看看现在,十章左右。。。征战四方的第三卷啊,这可是窦宪一生的□□,被我写成了什么鬼(俺只能安慰自己主受的了)。不管是《后汉书》还是历史上,窦宪都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而毁甚至更多余赞,被世人所诟病之处,多是说他揽权、作风不端。但是以如今的眼光来看,他揽权是很难谈得上的,和帝初登基,他并没有被大封,第一次破北匈奴后,他也没接受二万户和侯爵的封赏,第二次再封冠军侯和二万户食邑时也拒绝了,选择了出镇凉州。
  而历史上诟病他的主要是三件事:一是杀韩纡之子,《后汉书》称他睚眦必报;二是占沁水公主园田,天子称他孤雏腐鼠;三是杀都乡侯刘畅,说他是怕分权;四是窦家自己骄奢横溢,算在了他头上。
  当然,《后汉书》对窦宪破北匈奴的功绩也是给与了高度评价,称“卫青、霍去病资强汉之众。连年以事匈奴,国耗太半矣,而猾虏未之胜,后世犹传其良将。”“窦宪率羌胡边杂之师,一举而空朔庭,至乃追奔稽落之表,饮马比鞮之曲,铭世负鼎。”但最终以为卫青、霍去病传世乃是因为个人品行,窦宪乃是品性不端而不传。
  不得不说很有问题。
  首先是窦宪的功绩,客观上来说的确是彪炳的,但当时鲜卑已在崛起,北匈奴本就在衰落,南匈奴也在壮大,前有鲜卑重击北匈奴,后又有南匈奴大举攻击,窦宪有捡漏之疑,但这么说也是不公平的。窦家连年在西域经营多年,从窦融、窦固,便一直战功显著,窦宪接手了窦家实力,能耐绝对是有的,要不然壮大起来的南匈奴凭什么听命于窦宪。而卫青、霍去病面对的形势与窦宪完全不一样。因而就战功来说,没有《后汉书》说得那么夸张,但是有的。
  再说品性之事。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窦宪祖父、父亲和叔叔因为莫须有之罪下狱惨死,对少年的他打击定很大,但真正的仇人却是明帝,是天子,是百姓所拥戴的明君,想要报仇也不得。而韩纡与窦家祸事有莫大干系,只是韩纡早死了,窦宪杀韩纡之子泄愤,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的确也是做的有问题,但以此论他品性,倒也够不上。
  再说杀都乡侯刘畅,历史记载是怕被分权,这完全就是记历史的揣测了,没有证据的话就这么被大喇喇的写到了历史上,倒真是为天子言。刘畅与窦太后有暧昧关系,刘畅一家与窦太后祖母有亲缘关系,他们两人在小的时候应该便有接触。刘畅与窦太后之事被天下人知晓,窦宪派门客杀掉刘畅,很可能是为窦太后名誉着想。
  占沁水公主园田之事,更是蹊跷,沁水公主驸马是邓乾,无论是公主身份还是邓家实力,要被那时的窦宪欺负怕还是很难的。窦宪一直被天子所忌惮,妹妹被立后后,他在朝中,和经营已久的邓家比起来,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从《后汉书》的分析来看,窦宪的战功没有那么传奇,即使北匈奴灭亡后有学者研究余部逃到欧洲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但他也完全不是一个应该以品性被栽赃的人物。他有他的血性和成长,他有他的情有可原,他不善良但他足够有能耐,他身份足够尊贵但成长和仕途绝对足够曲折。这样一个人物,在历史上的确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他的对手诸如韩棱、丁鸿、任隗之类,也绝对是超级聪明的人物。
  只可惜,俺的笔力有限,写出来完全不及真实人物的百分之一啊!真是罪过。还有,窦宪的魅力还可以证明的一点是,像廉范、班固、班超这种人物,即使是后世也是相当厉害的,这种人都愿意跟着窦宪干,历史把窦宪说成那样,当他们都是傻的啊。
  后记啰里啰嗦说了一堆,就是对历史上窦宪的真实形象进行了补充说明。大家可以去看看《后汉书》关于窦宪、李膺、郭泰等人的传记,历史真是远比小说精彩。谢谢大家捧场╭(╯3╰)╮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