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生活>香港小亨> 第137章 师恩浩荡

第137章 师恩浩荡

  “什么?老师,您这是何必”摆在张少杰眼前的是明报集团的15%的股权!
  明报公司创业之初,金庸出资8万,沈宝新出资2万。一共十万港元的创业资本,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现在光是明报的固定资产,估值也已经有1.5亿港元,这还没有计算《明报》的品牌价值,员工的专业和创造力所产生的价值。
  现在的明报一年也能赚3000多万的利润,并且明报发行量、广告收益,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每年的利润都是以20%的速度在迅猛增长。
  15%的明报股权,光是以公司固定资产来算,也是值3000万港元的。未来10年之后,这笔资产至少值3个亿。
  “黄玉郎能送你5%的玉郎公司股权,连古龙也送你宝龙公司将近一半的股权,我这个老师反而显得最小气。15%的明报股权送给你,又不是没有附加条件!”金庸说道。
  张少杰愕然:“附加条件?”
  金庸道:“条件就是,未来十年以内,你必须赚到足够的钱,从我手中买下明报!而在你没有找到满意的继承人之前,必须亲力亲为,经营好《明报》。将《明报》发扬光大,无论是进军大陆市场也好,或者是在全球开设分报社也好。你掌管《明报》之后,一定要比我做的好!”
  “老师!”张少杰内心一震,看着金庸。
  一瞬间,他感觉到师恩浩荡。
  张少杰原本仅仅是投机取巧,拜金庸为师,是看中未来30年金庸小说改编的游戏、影视剧的商业价值。他并没有为老师做些什么,但是金庸老师不但培养他的学识,甚至连未来明报的继承人,也是选中了张少杰。
  《明报》是香港最具公信力的一份报纸,价值自然不用多说!
  无论是中国想要通过香港媒体,向世界表达自己的声音。还是西方媒体想要通过香港的媒体向中国内地传话,香港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中介平台。
  《明报》是一份在香港影响力最大的媒体。
  国际的传媒巨头、内地的资本,还有海外华人资本,对于《明报》有兴趣的,多不胜数!
  现在明报经营的比较稳健,不缺钱的时候,能保持自主姓——既不阿谀奉承中国的中央政斧,也不沦为外国舆论攻击中国的走狗。
  任何一份报纸都是报社老板的的公器,谁是老板,就给谁说话!如果明报保持政治立场一直中立,那必须是有一个立场中立的老板!
  金庸的立场的比较中立的。美军发动朝鲜入侵时,金庸大骂美国的侵略,赞誉过中国志愿军属正义一方。
  而在60年代开始中国的十年动荡期间,金庸也是敢于写文指责那些特殊年代的错误政策。后来等到动荡结束之后,内地中央开始拨乱反正时候,有识之士不免称赞金庸当年社评中的真知灼见。
  再过几年之后,金庸进入内地与中央高层交流香港问题之后,他的小说也能在内地出版,到那时候,金庸又被一些买办文人骂做是5毛、墙头草、晚节不保之类。
  但是,其实金庸的立场一直没有变的,他是站在中立客观的角度说话!
  十年动荡时期,金庸如果没有胆气,也不敢去直截了当的写社论抨击内地的错误政策。
  如果金庸真的是为西方国家说话,那么也不会在动荡结束不久,就开始写文赞内地政斧及时的拨乱反正。
  错的时候写文批评,做对了写社评赞扬,这才是拥有读力思想的文人!
  张少杰知道,答应下来,就是一个责任!
  因为成为了一个《明报》的老板,那么他面对的压力,将会比普通的商人更大。西方的、香港的、国内的,无数的政治力量,都要暗中的给他施加压力。
  那时候,依然顶住压力,依然保持读力的思想,不沦为任何政治势力的御用媒体,那不但要考验他的经营能力,更要考研他的政治智慧。
  任何一份媒体都是有立场的,任何一份媒体也从来不是民众的公器——而是媒体老板的公器!
  媒体给谁说话,说什么话,那都是媒体老板的意志影响的结果!
  张少杰苦笑——没有想到,真的没有想到!
  金庸会选择自己啊,《明报》,烫手的山芋!但是,张少杰最终还是接过了《明报》的股权文件。
  他郑重点头说道:“等我我拥有足够实力的时候,定会接管它,不辜负老师的心血!”
  金庸感到很是欣慰,说道:“你也知道《明报》不但是一份财产,更是一份责任!这些年,我一直想要急流勇退!不过却是找不到令我放心的人,现在少杰你拥有令我放心的才华和见识,缺乏仅仅是财力和威信!等到你能有实力接管明报,我肯定会退位让贤!”
  张少杰点头道:“如果我接管《明报》,那么我会保持明报的中立立场,而不是给任何政治势力说话!当然,那时候,我不能保证《明报》还是现在这种严肃的风格。我接管的话,可能会更轻松,更娱乐,更给大众读者服务,而不是为知识分子服务”
  金庸笑了笑道:“随你了!反正等你接管之后,我就退休享福,与好友下下棋,饱览祖国河山。更多的时间研究一些学术,翻一翻故纸堆,将前人的一些宝贵文化,重新读解出来。”
  张少杰知道,其实金庸是想从《明报》脱身,其实是想到内地活动一下,看看能不能寻找一些参政、议政的机会,至不济也参与个作协,到作协开一开会议,过一把官瘾
  金庸对于当年落选外交官,还是耿耿于怀的。
  不能在政斧,谋取一官半职,对于传统文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遗憾。
  一般中国的传统文人两大主流理想——第一的能上任做官,第二是青史留名!
  也许,当年的燕京政斧当局,聘用了金庸做外交官。那么,世界上就多了一个积极忙于外交的老外交家,而就不会有一代武侠宗师金庸大侠了
  ————————《明报》公司的员工们,并不知道。
  报社多年没有改变的股权结构,已经发生了首次的巨变!
  以前的《明报》集团,金庸80%股权,沈宝新占据20%的股权,两人合作也算是珠联璧合。
  金庸的强项的管理编辑部,负责文字的审核、编辑。而沈宝新是商人出身,《明报》的发行销售,一直是沈宝新全权负责。
  现在明报公司的股权,变动之后。
  金庸占65%的股权,依然是牢牢掌握《明报》集团控股权的大股东,沈宝新20%股权占据第二股东,而新的股东张少杰拥有15%的股份。
  暂时而言,金庸、沈宝新在《明报》的地位,以及负责的工作,也是没有多少的变动。
  不过,张少杰拥有15%的股权,并且还是金庸指定今后的《明报》继承人,所以对于《明报》集团的各种业务和发展方向,也开始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现在《明报》在传统业务的上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报纸的读者数量增长潜力有限,广告的收入虽然一直在持续增长,但是仅仅是受益于香港经济景气,广告费不断提高而已。传统业务增长乏力,要应对未来行业发展,明报必须在保持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股东会议上,张少杰初次的表达自己对于《明报》发展的建议。
  张少杰第一次发言,就高举开拓创新的主旨,显得非常年轻气盛
  沈宝新颇为不屑:“少杰贤侄,你还是太年轻了,虽然你能写出很红的文章。但是,报纸的经营能力,你还差了点!我做报纸有20多年了,看到太多的报纸因为标新立异,做不下去!而我们的明报,却从一份报纸,发展从7份报刊”
  “《明报》占据主流的新闻市场,《明报周刊》牢牢的占据娱乐报刊的首把交椅,而《武侠与历史》也是香港的小说杂志中卖的最好的!专业的武侠小说杂志,那是我们首创的,后来《武侠春秋》、《武林》、《武魂》之类杂志,都是模仿我们的。《明报周刊》也是香港专业的娱乐媒体,能够卖25万本,比《明报》本身的发行量还要大我们一直在创新,从没有被超越,也不是你们认为的老古董”
  张少杰看着沈宝新老气横秋的指责,摇头说道:“沈叔叔,我并没有认为《明报》过去的经营有错误。相反,我很赞同这些年《明报》的稳打稳扎!不过,这些经营,都是作为传统的报刊媒体而设定,如果我来做《明报》。那么,媒体本身仅仅是一个发布内容的平台!更大的价值是内容本身,我们有必要将内容真正价值挖掘出来!”
  金庸、沈宝新听闻张少杰胸有成竹的应对,不由好奇,他葫芦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