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五百零一章渗透后金

第五百零一章渗透后金

  次日一早,王盈儿又来赵府蹭饭,今日她穿着一件鹅黄色的长裙,一头秀发随意散落,映得她的皮肤白皙胜雪,看着她捧着大海碗吃得正香的样子,赵无忌心中有气,啪的伸手在她头上轻拍一下,说道:“王盈儿,本官看你年幼无知,偶尔来此蹭饭也就罢了,没想到你居然得寸进尺,连早饭都要到本官家中蹭吃!王盈儿,你这一日三餐都在本官家中解决,是不是,这个,得向本官缴纳点伙食费了?”
  叶婉儿以美目狠狠瞪了赵无忌一眼,转头含笑看向王盈儿,温言说道:“盈儿,你若喜欢就常来便是,不要听他胡说八道。”
  王盈儿对赵无忌递上一个得意的眼神,这才对叶婉儿说道:“婉儿姐姐最好了,盈儿最喜欢婉儿姐姐了,不像赵大人,凶巴巴的动不动就要赶人。”
  赵无忌无奈地翻了个白眼,王盈儿天真活泼,很多人都喜欢她,叶婉儿,陈圆圆平时都护着她,赵无忌拿她也没办法。
  喝了一口皮蛋瘦肉粥,赵无忌突然想起一事,便对王盈儿说道:“对了,今日让万达茶楼和报纸散布广告消息,和记商行要招聘一批有经验的造船工匠,只要有能力有经验,待遇从优。”
  王盈儿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李定国吃饱了,放下碗筷,问道:“师父,要开始造船了吗?”
  赵无忌嗯了一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师准备先把造船的船坞先安排好,待到工匠到位,第一步是把船坞的地点确定下来。”
  “师父准备让谁来主持造船呢?”
  “嗯,先让归庄做罢,宁人实在太忙,抽不开身。”赵无忌说道。
  “归庄师弟从未造过船,此次对他也是个考验,最好再有一经验丰富之人陪他一起做,就好了。”李定国隐隐有些担心,怕归庄没经验,把事情办差了。
  赵无忌听了,没有说话,依旧慢条斯理地喝着粥,让归庄去做,他也不是很放心,但目前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先让归庄做着,到时再说便是,谁让他手头暂时没有合适人才呢,光是工坊那边的事就够顾炎武忙的了,否则顾炎武才是最佳人选。
  “哦,宁宇,一会替为师寻杜百户过来。”赵无忌吩咐李定国道。
  半个时辰后,一袭红衣,面上蒙着黑纱的杜红儿姗姗进了府衙,熟门熟路地来到了赵无忌的书房中。
  “大人寻我有事?”杜红儿摘下面纱,含笑问道,随即找了个椅子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
  “嗯,本官最近比较忙,也没联系你,最近有什么情报吗?”
  “你还是要爱惜身体,不要太过辛苦。”杜红儿热切地看着赵无忌说道。
  赵无忌被她火辣的眼神看得有些发慌,只得侧过头去。
  “近期有两件事,其一是青州左卫都司张名振,最近和史可法史大人走得很近,听说两人脾气投契,经常来往。”杜红儿想了想,开口说道。
  “张名振,史可法,”赵无忌喃喃念道,陷入了沉思,二人都是明末著名的抗清名臣,最终都是双双战死殉国,志向相同,脾气投契也是应有之意,点了点头之后,赵无忌说道:“此事本官知晓了,红儿不必担心。”
  “再有一事,虽然大人在青州府各个府县成立了城管大队,使得各个府县的面貌都是焕然一新,然依旧有少数民众百姓不理解大人,认为大人在借机敛财,不过这样的百姓还是少数。”
  “哦,”赵无忌略一沉吟便说道:“本官知晓了,清者自清,相信很快他们就会改变对本官的看法。”
  杜红儿眼放异彩,颇有些崇拜地看向赵无忌,大人的办法就是多,大人说能做到,就一定能做到。
  “红儿,我有件事需要人去做,我想来想去,还是交给你去办,最适合。”赵无忌说道。
  “大人请讲,妾身洗耳恭听。”
  “所谓知己知彼,我打算在后金内部,也建立一条秘密的情报组织,红儿你以为如何?”
  杜红儿皱起好看的眉毛,低着头沉思了半天,方才抬头嫣然一笑,“大人算无遗策,想必心中早已有了主意对吧?”
  “嗯,”赵无忌点了点头,“你不必亲自前去,深入敌后,危险极大,非有大勇敢大智慧之人不可,本官打算设置明暗两条线,齐头并进。”
  “敢问大人,何谓明暗两线?”
  “明面上,你可以组织一条商队,从事大明与后金的贸易,当然,钢铁这种战略性物资不能对他们出售,只能向他们出售香水,玻璃这些奢侈品,敌人的钱也是钱,有钱为什么不赚。”奢侈品无助于后金的民生,可以放心大胆地出售给他们,赵无忌想要利用奢侈品,把后金抢掠而去的钱财再赚回来。
  “至于暗线,当然就是秘密的派人潜入后金,慢慢地在那边扎下根来,时机成熟后,再一点一点往大明传回情报。”这就是赵无忌的双管齐下之策。
  “哦,大人原来是这个意思,”杜红儿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大人有令,红儿自当遵从,待红儿回去便开始筹备此事。”
  “从长计议,不必着急,时间还来得,无论明线还是暗线,一定要以不能暴露自己为第一要务,非万分紧急之时,不要动用暗线的力量。”赵无忌说道,“此外,明线的商队,以弗朗机人或是倭人为首最佳,这样也能比较容易地取得后金那边的信任。”
  杜红儿嗯了一声,开始在心中斟酌前去后金的人选,赵无忌的手指轻轻敲着案几,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数日之后,庆记、和记属下的所有店铺,几乎是同一时间,开始在青州府的各个府县内发售蜂窝煤和配套的煤炉子,蜂窝煤一文钱可以买三块,煤炉子五十文一个,凡购买煤炉子赠送十块蜂窝煤。
  与此同时,各个府县的城管大队也纷纷贴出告示,凡是家庭困难无力购买煤炉子者,凭当地里正提供的证明材料,可以免费领取两个煤炉子,每户只能领取一次,必须是青州府本地民众方可领取。
  告示一出,顿时城管大队门庭若市,各地的城管大队门前,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拿着证明材料在排队,然后欢天喜地带着两个崭新的煤炉子回家。
  用过蜂窝煤的百姓互相传告之下,慢慢地几乎整个青州府的民众都喜欢上了这种既好用价格又不贵的取暖工具,往年花费不少钱购买柴火,不抗烧,还占地方,如今换用蜂窝煤,两块煤就能让一家人暖暖和和地睡一宿觉,炉子上面平时还能烧开水,又没有木柴那种滚滚浓烟,可谓优点多多。
  庆记、和记雇佣了大量的工人,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生产煤炉子与蜂窝煤,以满足来自青州府各地民众的需求,临淄的工坊内,雇工们流着汗,将运到此处的煤块砸成小块,然后再将煤粉与黄土混合,加上水,最终制成蜂窝煤。
  往年的这个时候,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们只能愁容满面地待在家中坐吃山空,今年冬天的青州府,庆记、和记两大豪商拼了命的招人,工钱给的足,还包班上的饭食,雇工们虽然干得辛苦,心里却都是甜滋滋的。
  看青州府今年对蜂窝煤的需求,自己这份工能一直做到明年开春,不但整个冬天一家人的吃用有了下落,还能攒下些钱来,听说开春之后,赵知府还要修一条老长老长的水泥路,到时雇的人只多不少,那工程大的,干到明年夏天都未必能干完,怀着对将来的期待,雇工们劳累并快乐地不懈工作着。
  自从赵大人来到青州,百姓们都感觉日子越过越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