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民国大文豪> 第260章 这一刻的上海

第260章 这一刻的上海

  送走了孟晓冬,林子轩也要离开上海了,他和冯程程带着孩子回无锡老家。
  有了孩子,他们原本过年就该回去祭祖,但因为战争给耽搁了,如今孩子快要一岁了,按照习俗,该回家认祖归宗了。
  从上海出发,一路行来,仍然能见到战火留下的痕迹。
  好在江浙本来就是富饶之地,难民可以投靠亲友,死亡的人数没有那么惨烈。
  无锡不是战争的中心,受到的影响较小,城内繁华依旧。
  在城郊的林园内,林子轩打算在这里修养一段时间,抛开细琐的杂务,静心养性。
  也是为了尽快把《高堡奇人》这本书写完,他接到赛珍珠的信件,赛珍珠和她丈夫准备在六月份离开中国,回美国进修。
  他们报考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课程。
  赛珍珠的丈夫布克报考的是农学系,赛珍珠报考的是英语系,这一次也是为了给他们三岁的女儿到美国看病。
  林子轩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
  他想把《高堡奇人》这本书寄出去,就要到国外去,这里有一件麻烦的事情。
  对于中国人,或者说亚洲人,在通过美国海关的时候会被严格检查,包括携带的行李。
  如果是政府官员会好些,会有外交优待,但对于一般的游客,就免不了这套程序。
  若是碰上一位粗心大意的检查员,或许不会注意到林子轩携带的书籍,可一旦碰到那种较真的家伙,还对中国人怀有歧视,就会一本本的翻看。
  这样就会暴露《高堡奇人》这本书。
  林子轩曾经想过到南洋一带邮寄此书,但他向南洋的商人打听之后才知道,那里是欧洲各国的殖民地,非常的混乱,盘查的更厉害。
  这次赛珍珠夫妇前往美国,他准备一同前往。
  他把自己的行李交给赛珍珠夫妇代管,避免被检查,美国海关对美国人较为宽松。
  所以,他要把这本书尽快写完,排版付印。
  如此还能去看望已经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妹妹。
  经过一番考虑,林晓玲最终选择了哥哥曾经就读的学校,她入读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专业,进入了哥大的新闻学院学习。
  哥大的新闻学院创立于1912年。
  1912年9月30日开课时,有来自21个国家的约1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入校学习。
  新闻学院在哥大颇有名气,授课教授大部分都是经验丰富的记者。
  林晓玲觉得成为一名新闻记者较为自由,在美国有不少女记者,这是女性独立的表现。
  林子轩对此哭笑不得,刚刚到美国就受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了,还讲起了女性独立,有本事自己打工挣学费,那才是真正的独立。
  但谁让这是自己的妹妹呢,只能任由她去。
  大不了回国后让她在万象书局工作,负责新闻编辑就行了,他并不指望林晓玲能够有多大的成就,只要平安便好。
  在寄回来的信件中,林晓玲还说了她的大学感受,有部分和林子轩有关。
  在中国的时候,她知道自己的哥哥名气非常大,却没有直观的概念。
  来到美国后,她才真切的感受到这一点,在学校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几乎成了学生的必读小说,这股风潮还没有散去。
  一年多的时间,这本小说在美国卖出去超过三十万册。
  按照业内的估计,《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销量有望超过百万册,不过它以青少年为主体的读者群限制了销量的增长。
  如果能够被美国的中产阶级接受,则可能创造一个销售奇迹。
  一位作家写出一本畅销书或许是巧合,写出两本畅销书就需要实力了,而能写出三本畅销书就会奠定其在文坛的地位。
  林子轩想要在西方文坛获得彻底的认可,还需要一本奠基之作。
  当然,这本书绝不会是《高堡奇人》,他希望永远没有人知道他和这本书的关系。
  他想要安静的写书,可现实世界却让他无法安静。
  他来到无锡没有几天,就收到了上海的信件,平禁亚写信告诉他一件事。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工人为抗议日本资方无理开除工人再度罢工,日本商人对工人开枪射击,导致多人受伤。
  5月17日,工人代表顾正虹在医院不治身亡。
  5月23日,全国学联议决援助顾正虹惨案5项办法,5月24日内外棉纱厂工会在潭子湾举行顾正虹追悼大会,万余人参加。
  平禁亚写信的意思是请示万象书局旗下的报纸和杂志应该表明什么态度。
  在这种形势下,肯定是要抗议的,反对日本人的暴行,只是采取的力度问题。
  从去年开始,上海工人罢工事件就屡屡发生。
  先是上海丝厂女工罢工,后来是南洋烟厂工人罢工,接着是日商内外棉五、七、八、十二厂等约1万名工人罢工。
  每次罢工,报纸都会支持一番,为工人争取权益。
  前面两次是针对中国工商业的罢工,中国商人讲究和气生财,不愿意把事情闹大,看在都是同胞的份上,基本上都进行了妥协,答应了工人提出的部分要求。
  罢工事件能通过谈判获得解决。
  然而,日本人可不是中国商人,他们来中国是为了赚钱,对罢工工人的态度极为强硬。
  随着日本商人大规模的来到上海圈地建厂,日本人仅在上海一地就设有23家纱厂,占全上海纱厂总数的三分之二。
  日本厂主对待工人非常苛刻,工人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工资每日仅一角五分。
  还要扣存百分之五储蓄厂中,需至工作满十年方始归还,半途辞工者储蓄金即被没收。
  可以说,日本纱厂是上海工作环境最差,待遇最低的工厂。
  面对工人的屡次罢工,日本人利用各方势力进行打压,不惜动用武力。
  由此造成了这次惨剧的发生。
  平禁亚知道林子轩和日本人的关系僵化,就写信请示该如何行动。
  林子轩看到这封信,想到的是即将发生的五卅惨案。
  5月30日,上海学生联合会分派多队在租界内游行讲演。
  当天下午,一部分学生在南京路被捕,其余学生及群众共千余人,徒手随至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者。
  英国巡捕下令开枪向群众射击,当场打死学生四人,重伤30人,公共租界当局更调集军队,宣布戒严。
  想到这里,林子轩不由得沉默下来。
  他准备连夜返回上海,或许不能改变什么,但总要尽一份心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