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大明1629> 第354章 雄壮边城

第354章 雄壮边城

  “将军,前方便是许家庄堡,此处再行半日便可到镇城了。”这总旗用手遮挡夕阳光线,咧着大嘴说道。
  这个总旗官与这两个小旗官,还有随从的七八个马兵,这两日给萧亦的印象都很不错,细问之下才知道。
  这人名为王辉,是韩世猛标营马队的一个总旗官,但是自从韩世猛战死辽东,又迟迟没有新任的总兵官,标营已经解散了快有十日。
  点点头,萧亦看向王辉,道:“还是快些赶路,也好早些抵达。”
  王辉、史路几人纷纷点头,呼喝一声随萧亦西去。
  虽然八月时出援已经于此路途经过一次,但这次却又有所不同。
  上一次是出援,几千人带着粮草、辎重等物品,虽有骑兵却被步军拖累,行动迟缓,四五日才到达镇城。
  这次是十几人骑着快马一刻不停的奔驰,只是两日不到便抵达了大同镇城脚下。
  也是一样,上次虽然曾来到了镇城,但萧亦却连城门都没进,当时一心只在赶赴辽东支援上,到达后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就被韩世猛叫去议事。
  议事之后便开始拔营,誓师出援,对于大同镇城萧亦根本没有多留意。
  好在如期赶到,而圣旨还有一日才会到达,萧亦对于圣旨中的内容虽然不知晓,但也猜测的七七八八。
  此刻驻马在镇城前的一处山坡,萧亦开始细细的观察。
  石刚几人也是一样,一边闲聊,一边看着这座城市,只觉得一目无边,连绵的城墙根本望不到尽头,数座巨楼矗立在城上,昭示着往日的极尽辉煌。
  城外侧修有壕堑(护城河),深约五米,宽约十几米,波光涟漪,环绕全城,各门又设吊桥。
  一路上萧亦也从这几个小旗、随行的马军还有王辉口中打听到了不少有关于大同镇城的事。
  东、南、北城吊桥后各设小城(关城),最后才是真正的镇城。
  景泰年间大同镇城筑北小城,周三公里,高十余米,东西北各辟一门。
  天顺年间筑东小城、南小城,各周长两公里,经历年多次增修加高,又包砖加女墙。
  南小城开四门,东迎晖、南永和、西永丰、北文昌,门上各建阁,萧亦所在之处为小东门,上建“四仙阁”。
  小西门上建“三星阁”,小北门上建“文昌阁”,独西门外未建小城,故素有“凤凰单展城”之称。
  萧亦几人一边放慢马速缓缓前行,一边与诸人南北瞭望。
  大同镇城一眼看去,略呈方形,是有明大将军徐达在北魏都城、唐、辽、金、元旧土城的基础上,从南截约两公里,东西与南北长截约两公里,周长八公里增筑而成。
  当然了,若是用现代话来说,大同镇城总面积约为四平方公里。
  一路往城下而来,可以看到大同镇城的城墙一律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方为地基,使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砖分大、中、小三号。
  萧亦特意到瓮城城墙墙处,摘下军服手套,继而轻轻抚摸青砖,这里的每一块青砖,粗略估计应该都要有后世红砖的七八倍。
  抬头望去,石刚等人赞叹不已。
  “这里比起蔚州城来,孰大孰小?”石刚哈哈大笑,而后问道。
  王辉看了一眼石刚,笑道:“石大人有所不知,这大同镇城…”
  石刚几人像个游客一样在城下朝城墙上眺望,一边不断闲聊,而萧亦也是往城上看去,只不过与石刚几人不同。
  他们看的是景色,而萧亦则是细细观看守城官兵的巡哨、守卫情况,以及城墙的损毁程度。
  据萧亦目测,大同镇城的城墙起码要有十四五米高,垛墙上又砌有长五六米,高厚约一米的砖垛,垛间距要有一条胳膊长,也就是半米左右。
  城墙四面还伫立着五十四座望楼,九十六座窝铺。
  一眼望去,城墙外轮廓凸凹排列有序,突出部分的城墙垛子每边计十二个,外加角墩计五十二个。
  墩间距也要有一百余米,墩作梯形结构,四角墩目测相距五六米。
  在萧亦看来,上架踏板与城墙相通,以发挥侧射、策应和多角度瞭望的作用。
  萧亦看着这些垛口、望楼等,真是看不过来,心中顿觉古时城墙之宏伟,古人建造技艺之精湛,这也是华夏瑰宝之一吧。
  这些垛口比起蔚州城的规模也大了许多,应是作为蛇击口,萧亦想着,若是敌军攻城,永安军士卒便可在充足保护之下射击,定是十分安全,也能减小伤亡。
  驻足后,见到萧亦在数着什么。
  这时王辉笑了一声,说道:“将军有所不知,我大同镇城共五百八十对垛子,亦是代表着我大同镇所辖村庄之数。”
  闻言,石刚等人皆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还有这一层寓意!
  正这时,城上的一个官兵把总指着城下,怒气冲冲道。
  “哪来的贼军户,要看去乡下去看,这镇城岂是你们能来的。”
  “就是,也不知道是哪来的破落军户,看那样子就是乡下囚民。”
  这总旗听到这些人的嘀咕声,虽然并不吃惊,但是也觉得面子上实在过不去,朝萧亦恭敬的一作揖,策马上前道。
  “是我,王辉!这是蔚州的游击萧将军,后面的是蔚州的千总石大人、史大人、黄大人、王大人、刘大人,来迎圣旨的!”
  这总旗喊话时,石刚几个人听到其对自己的称呼,皆是神态各异的互相看了几眼,他们居然也都被称作‘大人’了。
  王辉上前后,城上把总哦了一声,懒洋洋道:“原来是标营的王总旗,快开门吧。”
  过了好一阵,才有几个官兵从城墙上唉声叹息的跑下城打开城门,那样子是要多不愿意就有多不愿意。
  门洞进深约三十余米,拐旋出入,门上建“箭楼”,当地人称“匾楼”。
  懒得与这些懒散官兵浪费时间,这些人在萧亦眼中都是该裁撤的,用他们当兵不败就有鬼了。
  只是现在自己还没有正式接旨赴任,也没这个权利。
  这大同镇城的瓮城比起蔚州的瓮城来就是大了几倍有余,听王辉所说,这东瓮城内居然还建岳王庙、王狱庙等许多庙宇、宗祠。
  不过萧亦也没做停留,此行也不是来观赏的,还是要尽快办完了正事。
  通过瓮城后,一行人牵着马缓缓进入镇城,这里给萧亦几个人的第一感觉便是,大。
  实在是太大了,仅仅是这城门处,便是人声鼎沸喧闹不已,三面皆是大路,也不知道通向哪里。
  萧亦还好,起码不会露出什么夸张的表情,虽然很想四处观看,但却故意板着没有动,只是与王辉慢慢行进。
  但石刚、刘通、王大勇几个人就不一样了,四处观看,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一样。
  虽然萧亦没有仔细去看,但眼角余光一撇,也能看到两侧的情况,比起蔚州来更是店铺林立,行人熙熙攘攘。
  这还仅仅是比较外侧的地带,可以料想,最‘繁华’的地区将是何等模样,当然了,也许是萧亦等人不常到这种大城来,所以才会一惊一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