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战斗在甲午年> 第358章 我们在辽东

第358章 我们在辽东

  发给总督衙门的电报,何长缨除了注明四点去辽南的理由之外,又简要的电报了一遍安东城昨夜发生的情况。
  而且在战功里,何长缨把仁字军,安东知县宋禧也带了进去。
  并把擅自离城,逃命到浪头镇躲藏的宋禧,写成了见微知著,冒着巨大的危险,勇敢的穿过日军和山匪的封锁,来到浪头镇求救兵的有勇有谋的忠臣。
  江自康性子淡泊,不喜钻营,要不然也不会在历史上一生到死也没捞到总兵的名头。
  因此他看了以后,只是淡然一笑,没有说些什么。
  倒是在一边站着的三十出头的安东县令宋禧,喜欢得满脸红光,对何长缨的提携感激的那是无与伦比。
  可以想见,这封电报不久就会通过直隶总督衙门送到京师,自己一个小小的边塞县令的名字,说不定也会被‘圣听’。
  这是何等巨大的荣耀啊!
  在给威海卫军港的电报中,何长缨是以全体辽东战线上的清军的名义,面对整个北洋水师上下的官兵发的。
  电报就一句话:我们正在辽东,我们正在战斗!
  何长缨所不知道的是,这七封电报,成为他以后通过有线,包括数年后的无线网,绕开京门朝堂的上层权柄,直接干预指挥大清各地各路权臣大吏军队的开端。
  在华夏上千万平方的陆路领土,和上千万平方的无尽海域内,通过这些无形的电波,跟援朝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完全的架空了紫禁城的权利,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权枢阶层。
  在直隶总督衙门,电报来时,李鸿章正和英国驻津门总领事宝士德,进行着亲切友好的详谈。
  因为前一天的虎山大捷,让英国对大清的战力,又有了一些重新的评估。
  自从10月20日,沙俄皇帝亚历山大三世逝世,因为弄不清楚即将登基的沙俄新皇帝的性格,是好战扩张,还是温和保守。
  所以英,美,法,德,几国的国内中枢,都对本国驻大清的总领事,表达了出手干预,结束清日战争的意向。
  尤其是英国今年刚上任的首相,出身自由党的罗斯贝利伯爵,更向总领事欧格讷明言,此时远东应该以保持现状为上策。
  而不要因为东洋染指朝鲜和大清的东北,引起沙俄的军事反弹,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帝国间的远东战争。
  不过因为之前日军打得太顺,列强各国大使,包括欧格讷,宝士德都不好意思出手干预。
  而且因为一路大胜,使得东洋债卷在伦敦,巴黎,一天高涨一个价码,得到大好处的大使领事们,更不愿意自己动手减值自己的资产。
  在知道昨天日军渡江战役失败,得到欧格讷示意的宝士德,终于在今天露面来到总督衙门。
  宝士德很‘诚恳’的和李鸿章进行了一番畅谈,并且很委婉的表示了愿意为大清‘奔走’,调停战事。
  之后,两人又友好的谈论了天下大势,大清风物,一直谈到中午,李鸿章设宴款待。
  这样一直墨迹到下午一点,李鸿章送走了喝了两杯大清茅台,被整得晕晕乎乎的宝士德离开。
  正准备去午睡休息一会儿的时候,李鸿章就被老管家禀告,姑爷正在二堂签押房陪着一群中午就匆匆赶来的大人们,等待着李鸿章。
  李鸿章心里一咯噔,心想着又闹了什么‘幺蛾子’,就连忙来到签押房,一进屋就看到屋子黑压压的坐了一屋子的北洋官将。
  津海关道盛怀宣,水师营务帮办道员罗丰禄,司法幕僚伍廷芳,盛军调驻仁字军副营分统郑才盛,仁字军统领吴育仁,大沽炮台总兵罗荣光,——
  而且有几个还正在‘呼噜噜’的大口吃着面条。
  “怎么回事?”
  李鸿章的酒意当时就去了一大半。
  “中堂,九连城宋庆那里防线全线奔溃;下游奉军撤向凤凰城,盛军溃营焚烧军械,不战而逃。”
  张佩纶拿着一张写满了的电文,递向李鸿章。
  “哐当!”
  李鸿章一听就勃然大怒,中午喝的酒儿顿时都涌上了老脸:“只是一天,一天呀一天!昨天他宋庆不还报大捷么,——”
  众将默然,等着中堂发泄完毕。
  咆哮了一阵,李鸿章拿起电报,耐着性子看下去。
  “何长缨和江自康要回大连?好,他的理由也算说得过去;杏荪,你给他们去电,说我许了,还有他们要什么,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他们。”
  说到这里,李鸿章幽幽的叹息说道:“真是时穷节乃见啊,何长缨和江自康,老夫总算没有看错他们;还有何长缨,昨天真是冤枉他了,呵呵——,这小子真是一个只沾便宜不吃亏,精明通透的家伙啊!”
  “他们回辽南这事儿不跟朝廷说一声么?毕竟这是牵扯到两个防区间的调兵,而且是五千精兵。”
  盛怀宣忍不住出声提醒老中堂。
  可以想象的见,这个鸭绿江防线崩溃的事儿一旦传开,会引起怎样的朝野震动,北洋和老中堂将会面临何等险恶的群起而攻击。
  这时候回电同意何长缨,江自康去大连的请求,岂不是又在老中堂头上加了一个‘保存实力,不顾大局’的罪名?
  “说,当然说!不过是在调令下达以后,只是让他们知道一下结果而已!”
  对于这件事儿,李鸿章突然显露出这些天以来罕有的强硬:“现在回看,今夏北洋诸部大军进入朝鲜就是一个大错误;老翁他们是借着东洋,来损耗咱们北洋,而东洋则是借朝鲜来减损咱们大清的机动兵力。”
  李鸿章说到这里,又气又喘,望了一眼自己的女婿,示意他把话儿接下去。
  之前张佩纶和老岳父的多次商谈,还有上次何长缨回津门时,又和何长缨进行过详细的分析。
  到了现在,张佩纶才算是基本理清了里面的‘道道’。
  他强压着内心的惊慌,给签押房里的众将解释:“倭夷重兵压迫鸭绿江沿岸,朝廷就一次次的把咱们北洋的兵力抽往鸭绿江防线,形成了大连,旅顺军港的兵力空虚;现在鸭绿江防线失守,毅军,铭军,盛军,武毅军,奉军各部只有退往凤凰城一带集结设防;那么——”
  张佩纶幽幽的说道:“倭夷也不是傻子,既然他们在鸭绿江边的军队都已经足够用了,那么在花园口登陆的数万军队,何须再画蛇添足?——旅顺危噫!”
  屋内,众人皆惊,很多都已经变得脸色苍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