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唯我独裁> 第247章 收回海关

第247章 收回海关

  “经济是立国之本,教育则是强国之路。”
  这句话是王辰浩在内阁会议上的讲话,内阁各部响应王辰浩的讲话,在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同步展开对教育的改革。
  教育部大臣蔡元培随后在国会发表演说,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蔡元培的国会演说获得了国会官员们的认可,他提交的国家教育改革方案也顺利获得通过。
  当然,国会目前还只是个摆设,大权掌握在王辰浩组织的内阁手里,国会名义上有权过问,实际上无权干涉。国会当前的作用只是王辰浩用来安抚满清元老们的场所,就像路易十四将各省官员软禁在凡尔赛宫一样,王辰浩也把中央和地方被架空和裁汰的官员们都“请进”了国会,让他们担任国会议员,实际上就是王辰浩为他们准备的养老院。
  蔡元培的教育改革方案分作四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央政府成立10所高等学府,设立四年制本科、专科学位制度,仿德国设立导师制度,培养研究生、硕士和博士人才。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成立120所中学,学制六年,培养中级知识分子。地方政府负责在当地人口密集区成立1200所小学,学制六年。大学全部为国立,中学和小学允许私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为教育体制的打基础,争取让10%的国民识字,可以感应政府和国家的教育号召。
  第二个五年计划新增20所大学,1300所中学,6000所小学。进一步提高国民识字率,争取20%国民识字。培养三十万名大学生,一百万名中学生和五百万小学生,基本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
  第三个五年计划新增30所大学,6000所中学和80000所小学,争取70%国民识字率,全国普及小学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国民识字。
  第四个五年计划完成40所大学,30000所中学,200000所小学,国民95%识字率,普及中学教育制度。
  内阁在预算中为教育部留出了8000万龙币的财政预算,王辰浩责令财政部为教育部拨款三千万龙币作为第一期教育工程起步资金。政府在全国设立二十座高等大学,
  蔡元培制定的四个五年计划,将用二十年时间为中国打造35万所学校,普及12年义务教育制度,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二十年时间里,计划为中国培养三百万大学生,两千万中学生,五千万小学生。
  当然,蔡元培还有第五个五年计划,即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建立70万所学校的目标,普及大学教育。不过这个计划蔡元培没敢现在就提出来,他害怕吓坏了王辰浩和国会官员们。
  前四个五年计划总投资已经超过了八亿龙币,尤其是义务教育一项便占据三亿龙币的资金。国会平均每年得向教育部拨款4000万龙币,而第一项五年计划的第一年的投资最大,需要大规模修建学校,引进教育资源,因此预算达到了6300万龙币。
  以北洋政府1898年的财政收入不足1.3亿龙币来看,单单是教育经费就占掉了一半。内阁各部官员们对于蔡元培的教育改革提案是支持的,但是一提钱的问题,内阁各部官员们顿时拉下了黑脸,极力反对。因为一旦批准教育部的拨款预算,那么财政部必然削减其他部门的经费预算,其他部门的很多项目将会被迫流产或者半途而废。
  内阁各部为此吵了起来,互不相让。于是各部的大臣们不得不为此事去烦王辰浩,要王辰浩来做决断。
  五省九部,各部门的大臣们都是王辰浩的嫡系人员,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王辰浩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复他们了。在王辰浩看来,国家百废待兴,哪个部门都重要,哪个部门的经费都不应该削减,可问题是国家财政收入就那么多,总不能冒着巨额赤字发展吧。
  于是,王辰浩听取财政部宋汉章的建议,发行教育专项国债来解决资金问题。
  国民们对于教育的支持还是非常积极的,传统观念令他们都希望子女可以上学,出人头地。在这种良好的大氛围的影响下,用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教育资金很快便筹集到了,两亿龙币的教育专项国债发行后,教育部得到充沛的资金,开始大规模建设各级学校,招募教师,招收学生。
  政体、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的都非常顺利,但也有一些项目的改革碰到了强大的阻力。
  首当其冲的便是海关,中国当前除了直隶省海关掌控在国家手里外,其他地区各海关还掌控在英法美三国手里。
  王辰浩掌权后,收回海关就成了头等大事。为此,外交部多次照会英法美三国政府,就中国政府收回海关问题分别三国政府交涉,但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
  1898年底,王辰浩任命外交部次大臣唐绍仪兼职海关大臣,主持中国海关事务,并致力于收回海关权利。
  此前,王辰浩主持直隶省海关时,便绕过当时的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另起炉灶,在直隶省单独设立了海关,架空了原来在直隶省的海关部门。
  如今,赫德去职,唐绍仪成为海关事务大臣,出手整顿海关、收回海关大权更是名正言顺。
  尽管英法美三国对于王辰浩撤掉赫德的职务十分不满,法国更是提出了严正的交涉,但英美两国态度暧昧,既反对撤换赫德任用中国人为海关大臣,又不愿意跟中国政府闹僵,结果不痛不痒的抗议了一番,却是默许了赫德被撤职的事实。
  唐绍仪挂着外交次大臣的头衔,连番照会英法美三国政府,一方面展开海关谈判,另一方面则采取实际行动。海关谈判自然是漫长的拉锯战,唐绍仪为了在海关内部造成既成事实,他将训练好的海关人员安插到海关总署和各地海关部门,在洋员和关税上缴者之间设立了一个中间部门,这样便架空了各部门的洋员的权利。
  唐绍仪不采取暴力行动,而是以非暴力形势逼着洋员们主动辞职,必要时动用“见不得光”的秘密组织对其实行恫吓威胁,令警察局、人民检察院和廉政公署对这些洋员进行各种名目的调查、拘留。在华的这些洋员在刚刚管理海关的时候还算廉洁奉公,但是随着他们长期浸染在清政府腐败的官场当中,难免不犯错误。到十九世纪最后几年期间,十个洋员中有九个贪污受贿,剩下一个也沾染上各种坏习惯,不符合海关规定。
  唐绍仪的计划很快便见到了成效,大批洋员开始主动辞职。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小辫子捏在警察局的手里,因此不得不在国内外媒体面前表示中国人已经在之前的半个世纪里学会了如何打理海关,认为在没有洋员的情况下,中国人自己也可以良好运作海关。甚至有一些洋员们被逼无奈,只好大肆抨击英法美政府侵犯中国主权,要求英法美政府将海关权利交还给中国政府。
  唐绍仪这招釜底抽薪,着实让英法美三国政府没面子。一直眼馋英法美三国对中国海关控制的德俄等国也趁机起哄,他们无法插手中国海关,但也不希望英法美三国插手中国海关。
  于是乎,英法美三国在海关谈判上处处受制,饱受国际舆论压力,最终宣布有条件的归还中国海关。
  英法美三国政府要求王辰浩的北洋政府在海关赋税问题上保持对英法美三国的最惠国待遇,维持对英法美三国对华贸易关税十年不变。
  对于英法美三国的条件,王辰浩的态度比较坚决,除了继续给英法美三国最惠国待遇外,不允许签署任何性质的有损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条约。
  唐绍仪没有办法,只好运用他的外交手腕,继续同英法美三国政府交涉谈判。此时英法两国在非洲达绍尔危机问题上的较量已经分出胜负,法国政府选择了退让,让出达绍尔。
  法国在非洲问题上的失败,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差。唐绍仪抓住这个机会,单独照会英美两政府,抛开法国单独谈判。
  此举顿时招致法国政府的强烈不满,但法国驻华公使的连番抗议都没有回应,令法国政府十分没面子。
  唐绍仪抛开法国政府单独跟英美两国政府代表谈判。美国政府此时在菲律宾战争问题上陷入了泥潭,十几万美军士兵在菲律宾苦战,而中国便成了美军重要的物资供应方。尤其是中国政府向美军出售更为廉价的武器弹药,以及药品、粮食、煤炭等战略物资。因此,美国政府和军方急需要中国在菲律宾问题上的帮助。唐绍仪利用这点跟美国人谈判,最终美国政府权衡利弊,取消了移交海关权利的第二款条件,只保留最惠国待遇一款。
  英国方面见中美达成了一致,心中非常不高兴。英国政府发行中美之间正在走近,中美两国联合发动对西班牙战争,英国人被蒙在鼓里。美国发动美菲战争,中国在背后大力提供后勤保障,这种准军事同盟关系令英国政府担忧。英国期望王辰浩的北洋政府亲英而不是亲美,因此在美国方面宣布放弃第二款条件之后,英国政府也宣布放弃第二款。
  经过两个月的磨嘴皮子,唐绍仪终于跟英美两国政府签署了海关归还协议,三天后,法国政府迫于英美压力,也不得不同北洋政府签署了海关归还协议。
  公元1899年1月4日,王辰浩的北洋政府成功收回了海关权利,结束了英法美三国对中国海关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管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