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帮助,爱的心,露腚【5/10求全订】
“好的支书大伯。”小丽答应了一声,就进屋拿了一个碗,给老支书盛了一碗。
“哎呀,太多了太多了,吃不完。”
这一碗最起码有二斤,在这个年代,一次吃这么多肉,还真是有点奢侈,最重要的是,这可都是好肉啊,他也吃不完。
小丽这丫头是感觉到,反正这是给别人吃的,老支书是自己人,多吃一点没关系。
其实看到小丽装了满满一大碗,憨皮也一点摇头,这丫头不会是把老支书当成猪了吧,先不说老支书能不能把这些肉都吃完,就算是能吃完,那也不能这么吃啊。
一个人如果长期吃不到太多油水,一下子吃这么多,那还把把肚子给吃坏了,不过憨皮没有说什么,因为他知道,老支书自己有分寸。
“老支书,要不要喝一杯?”憨皮比了一个喝酒的手势。
“喝一杯?有吗?”
听到喝一杯,老支书就两眼发光,有这么好的肉,如果再来点小酒,那日子过的才叫一个舒坦。
“秋玲,去屋里拿瓶酒出来。”
“好的憨皮哥。”
秋玲进去了,进去给老支书拿酒,这些酒是憨皮带过来的,全部是二锅头,这绝对算得上是好酒了,特别是在农村,没几个人舍得喝,别说在农村,就算是在城里也是一样。
老支书爱喝两杯,不过他喝的那些酒,还不如城里那些散酒,当然,老支书喝的也是散酒,可是散酒也有好有坏,老支书喝的就是那种最差的散酒。
“二锅头,好东西啊。”
看到秋玲拿出来的酒,老支书一把夺了过去,拿在手里有点爱不释手,连忙打开,把杯子里的茶给倒了,然后倒了一杯酒,轻轻地呡了一口。
憨皮本来想让秋玲再给老支书拿个杯子,不过看到老支书把茶给倒了,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老支书这个人对茶不怎么感冒,对酒可以说独有情钟。
“怎么样老支书,味道还可以吧。”
“好酒,好酒。”
“别光喝酒啊,吃点肉。”
有了酒,老支书把肉都给忘了,听到憨皮提醒,才夹了一块肉放嘴里。
几位村民把竹子卸下来以后,憨皮让小丽给几位村民捞点肉,就在小丽去捞的时候,老支书把勺子抢了过去,然后亲自给几位村民捞了一些。
老支书为什么没有让小丽捞,因为老支书知道,如果让小丽捞,估计又是一人一大碗,这些人可没有自己控制力好,绝对是把那些肉都给吃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坏了,如果老支书都没有见到多少油水,想想这些村民吧,如果真的把这些肉都给吃了,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小丽是希望村民多吃一点,可是有时候这并不是好事,当然这些她是不会明白的,估计也只有憨皮和老支书明白。
就和昨天似的,憨皮为什么把那么多煮好的好肉扔给狗吃,最后就剩下一小半给那些知识青年,憨皮真的是因为他们干的太慢才这样做吗?
没错,有一些这个原因,可是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是这个,而是怕他们把肚子吃坏,这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老支书给几位村民一人盛了小半碗,让他们吃完以后快点回去,准备一下打井的工具,下午过来这边打井。
“老支书,这个我能不吃吗?”一名村民这个时候说道。
“不吃?为什么?”
“那个,那个……”
这名村民脸上露出难色,憨皮马上就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了,如果憨皮猜的不错,他是想把这些肉拿回家。
看到这,憨皮连忙说道:“吃吧,吃完我一个人给你们再装一些,你们拿回去。”
这几位村民都是村里比较困难的家庭,要不然老支书也不会叫他们,之所以让他们来干活,就是想帮他们一下。
“听到没有,都给我吃,吃完以后再说。”老支书心里也不好受。
要说这件事也真的怪老支书,山里的养殖基地已经成型,根本就不缺什么肉,按照憨皮的意思,时不时的给村民改善一下伙食,可是老支书没有同意。
虽然这养殖基地是憨皮的,可是管理是老支书,憨皮又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所以老支书不同意,憨皮也没有什么办法。
看到憨皮他们这边吃肉喝酒,那些知识青年一个个都流着口水,喝酒不用说了,根本没有他们什么事,可吃肉可是有他们的事,现在看着别人吃,他们不流口水就怪了。
可是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埋头搬石头,山脚下有很多的石头,离的也不是很远,累倒是不累,就是有点麻烦,需要一趟一趟的跑。
“看什么看,快点搬,放心吧,没有吃你们那一份。”看到那些家伙看过来,憨皮还能不知道他们心里再想什么。
为了吃肉,这些知识青年也是拼了,也是,说实话,这些知识青年还真是不容易,以前在家里娇生惯养,可是到了这里以后,一个个就给没娘的孩子似的。
吃饭就不用说了,就连衣服都要自己洗,而且还必须要学会缝缝补补,要不然什么地方破了,只能穿着破的,如果是别的地方还好,如果是屁股上,那只能露着腚。
所以这些人最先学会的就是缝缝补补,没办法啊,在这里,如果说什么地方先破,那绝对是屁股上,因为大家都没有什么事,动不动就坐下来。
其实就算是有事干也是一样,屁股上,膝盖上还有胳膊肘上永远是最容易磨到的地方。
还好这些家伙家里条件都好,离的近的送粮食,离的远的给钱,不需要干活,憨皮也就是因为这个才让他们过来干活,说实话,如果就像之前那样待几年,这些人全部都废了。
家里再送粮食,送钱,可是你也吃不上肉,肉在玩意,就算是有钱你也买不到,就算是有卖的,你也没地方买去,那些本地的知识青年就算了,那些外地的知识青年,出来的时候家里都给准备了不少全国粮票,当然还有钱,光有粮票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