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22章 二十二
  聂清麟到底是年纪小,没经过那乌七八糟的风月历练,不由得脸色微红。
  太傅话说得轻薄,偏偏神色一本正经,倒是真的让人心里生出,占了这仙人一般的男子好大便宜的错觉。
  接下来的路程,小皇帝紧紧靠在了车厢上,一手紧握着车厢旁边镶嵌的扣环,努力地稳住身子,尽量避免吃了太傅的豆腐。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却是运河一处的荒凉破败的村落。
  他们探访的村庄,其实是京城附近的流民村。前几年大魏灾荒不断,各地郡县空虚,万里萧条。流民们都争抢着往富庶的地方求生。
  可是偏偏先帝乘船出游时,看见京城外运河两岸棚户错落,流民衣不遮体的样子,败坏了出游的兴致。回宫后,勃然大怒,居然一夜之间将这两岸的流民尽数赶走,有些年幼的孩子老人妇孺,甚至因为官兵的推搡掉入河中,酿成惨祸。
  而如今太傅当政,灾情的余波未散,流民有增无减,但是太傅不但没有驱赶这些聚居的流民,反而开设了许多粥堂赈济灾民度过这个寒冬。
  而开设粥堂的钱财大部分是京城富户的捐赠。
  当初太傅一夕政变,那些平日里没有跟太傅结下交情的,都惶恐得很,太傅稍一提善堂的事宜,立刻一呼百应的捐银子。太傅按各家出银子数量的多少,给那些富户一些挂名的牌匾什么的,大家也是皆大欢喜,争抢着挂上这大把银子换来的匾额,犹如得了免死金牌一般。
  所以当时虽然藩王拥兵自重,一时间没有岁贡周转,这善堂里的粥米倒是不曾短缺。
  太傅他们暗访的真是其中一处流民村的粥堂。
  粥堂的人,只当他们是捐了善银的达官贵人,闲来无事到这儿来看一看自己的善事,客气一番后倒也没有太去管他们。
  地上的泥潭颇多,经过一处较大的泥坑时,聂清麟踌躇着自己是不是该绕路走。没成想,已经跨过去的太傅回头看了她一眼,又迈了回来,长臂一伸,单手把她提起,就拎了过来,然后把鸡仔一样的皇帝放下后,头也不回地继续走。
  放下那龙珠子时,太傅不太满意地一皱眉,这小儿还是太轻了……
  聂清麟来不及道谢,太傅大人已经走远了,她慢慢地走着,看着旁边的饥民都不住口地对施粥的户部差役说着“谢谢太傅大人……谢谢定国侯……”
  这就是民心,小民之力看似无用,但是汇沙成山。
  她不知道卫冷侯布置这些事情有多久了,但是就算当初父皇没有受奸臣挑唆,生出了杀了卫侯的心,也不会容忍这善得民心的权臣能将太久吧?
  父皇倒是死得不冤,就算是没有死在卫侯的刀下,也迟早有一天被这些无路可走的小民掀了这浮夸糜烂的社稷……
  聂清麟是第一次看到这流民的生活,这与宫中的奢华典雅反差实在是太大,一时间内心的确是受了震撼。
  最后,她不由得长叹一声。
  太傅走在她的身旁,漫不经心地看了她一眼,问道:“皇……公子为何叹气?”
  聂清麟看着不远处一个半瞎的老人,正摩挲着自己怀里生病了孙儿,低声清幽地说:“我……是替太傅叹气,没享到甚么乐子,这心却是要操碎了……原是父皇对不住这天下黎民啊……”
  说完便猛一警醒,怎么倒是把这心中之言说出来了?连忙偷眼去看太傅的神色,发现那男人正神色复杂地看着自己。
  自从宫变以后,除了自己的亲信,那些大臣哪个不是当面恭维着,背后却暗自唾弃他一句乱臣贼子?
  若是情非得已,世人还当他愿意接手这被昏君践踏得差不多的江山!
  今儿,突然生出了带这小儿见世面的心思,可是究竟为了什么,自己也是说不清楚,现在被那沙哑绵软的声音倒是一语道破了。
  原来就是这句“情非得已”。
  太傅一直难以释怀:那小儿那次明明见自己换衣时动了情,却为何事到临头说出那样断了情谊的话。
  可是闲暇时,略略想了那么一下,也就一下子想明白了,小皇帝那昏聩的父皇本是自己一刀斩落的,这国破家亡的血海深仇,该如何让一个羸弱的少年毫无芥蒂的度过。
  这原是自己种下的孽因,现在便要尝了恶果……
  本来卫侯也没指望龙珠能说出体恤自己的话来,没想到这一直在宫中娇养的小龙珠,进了这臭味难闻的流民村后,不但没有面露嫌弃之色,反而目露同情,一直似有所思的神情倒不是在装假。
  这话,却是从昏君的儿子口里吐出,倒是真有些讽刺!魏明帝的这个儿子,若是生在太平盛世,还真备不住是个心怀慈悲的好君王,可惜……
  “那两位年轻人且过来,老朽也是有缘,给二位看看相如何?”
  说话的是个面黄肌瘦的道士举着个卦幡,肮脏的胡子也飘逸不起来了,看不出有几分道骨仙风,两眼也是浑浊一片。
  这样的一看就是个行走江湖的算命先生,许是进了这流民村混一口粥喝一喝,可是一看到这穷乡僻壤居然有富贵的公子经过,立刻招揽起生意来。
  太傅大人的平易近人也是分场合的,哪里会去理会这乡野的道士。
  没想到那个老道士被侍卫撵着本欲转身离开,可抬眼看清了太傅的面容后,混沌的眼中突然精光一闪,快走几步,便被一旁跟随的侍卫拦下,可他依然念念自语到:“老朽没有看错吧,这世上居然还真有师傅相书中的奇相……阁下额有反骨,长着一副龙睛凤眼之奇相,这……这可真是要改天换地的真龙天子啊……”说到这时,老者刻意压低了声音,摆出一副神秘的样子。
  太傅本不欲理睬,听到了这儿,却是正中了下怀,缓下了脚步,颇为戏谑地说:“哦,老人家的嘴倒是很甜,那也请给舍弟看一看,他又是什么命格?”
  那老者激动地又看了看卫冷侯的这百年难得一见的好面容,这才调转头来去看聂清麟,可看过去就是一愣:“这……不是乔装打扮的小姐吗?”
  聂清麟心道:道士的眼睛还挺贼,可是面上连神色都未变,操着略微沙哑的嗓音说:“老人家不是第一个说本公子是女人的了,仔细了你的皮,是不想要赏银了吗?”
  聂清麟身上是十多年宫里养出的贵气,加上长久扮男人,端起架势来倒也镇得住。
  那老者见她神色如常,略带微愠,心道是这小子年幼难辨雌雄,连忙说自己老眼昏花,道完歉,他仔细看了看小公子的面容,却是半响没有说话。
  太傅只当他是拿乔卖关子,便示意侍卫赏了他一锭银子:“说吧,不然我们可收银子走了。”
  那道士说道:“老朽自幼拜江湖神算——鬼算子为师,得了师傅的些许皮毛,但谨遵师傅教导,就算落魄如此也未敢诳语骗人,只是老朽要说的话,二位可能不大爱听啊……”
  聂清麟见道士装神弄鬼也很有趣,只当这是太傅的故意安排,效仿那陈胜吴广“鱼肚藏书”,编个顺应天命承接帝王的玄虚来散布民间,就笑道:“但说无妨,本公子与……家兄绝不为难与你。”
  老者闻听此言,才抖着胡子说道:“小公子虽然面目清秀,却是个短命的命格……恐怕是未得成年便要陨殁啊!”
  “大胆!”老者的话音未落,一旁的太傅突然暴怒,身旁的侍卫闻听太傅震怒,早就一脚将那道士踹倒在地。
  聂清麟心说太傅今日为何如此入戏,加上那老头也是怪可怜的,连忙打圆场道:“算了,就是乡野村民的诳言,太……大哥您何苦动怒,我们走吧。”
  太傅冷哼了一声,再不看向那倒地呻吟的老头,居然也不理聂清麟,一个人疾步快速地走出村子上了马车。
  聂清麟不知道太傅准备走的是哪路子的戏码,生怕配合不好,让太傅心生不悦,也赶紧跟着出了村。
  可怜那个老者,抱着银子倒在地上半天没起来。
  有那身旁路过的大婶见他样子可怜,无奈地将他扶起,老道士还喃喃不休道:“说好了无妨,怎的又出手伤人……”
  大婶方才在一旁听得分明:“你这老道,就这样走江湖看命的?看方才那两位公子一身贵气,你却胡说人家是短命的,亏得人家脾气好,还舍了你银子,换个旁的,活活把你打死都不用见官!”
  “哎呦,老朽就是听了师傅的教诲,不敢诳语骗人才落得这步田地啊……哎呦,哎,可……可惜了那个和气的小公子,偏偏是个男孩,短命的命格呦!”
  大婶笑接道:“若是个闺女又能怎样?”
  这么一问,老道来了精神:“若是个小姐,那……那得是多好的命格!龙骨而凤头,必配君王,一生娇宠……可是又跟那寻常的母仪之相有些不大相似,这究竟是龙栖凤巢,还是凤入龙宫……怪相!怪相啊……”
  第23章 二十三
  太傅不知那老头的腹诽,他只知道,那一句“短命之相”听得尤为刺耳。但是那老头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有些本事,他隐隐觉得那一句句都是一语中的。
  可不是个短命之相?待到自己颠覆朝纲的那一天,难道真是这小儿的命丧之时?
  想到自己的双手将染上那小儿的点点热血,太傅觉得这心里有种陌生的情绪在酝酿。
  回宫后的路上,太傅并没有再上马车,而是拽了匹侍卫的骏马,一路走在马车的前面。路上的颠簸自不必说,少了男人在车里,小皇帝终于可以尽情地翻来撞去了。
  跑了一会,太傅自己慢慢放慢了速度,想他卫冷侯,堂堂大魏的太傅,雄霸在这朝堂之上,若是想留下一个稚口小儿的性命,有哪个阎王敢要他的性命?
  倒是那龙珠子自己不争气,方才抱他过泥潭时发现,那体重似乎并没有增加多少,前段日子一场寒热便要了半条性命,还是要细细地补一补才好……
  回宫的第二天,聂清麟睡得正熟,突然寝宫外面传来低低的人语声,聂清麟懒懒地起身。一问才知内务府又送补品来了。
  这次那百年的人参像秋天的白菜一样成堆,熬制得上好的阿胶也摞成了高高一摞。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补品安置在大大小小名贵的盒子里,安巧儿问内侍监这是抽的哪门子风。内侍监老实回答是太傅的谕旨,要皇上细细地补一补……
  聂清麟看着这成堆的补品暗自发愁,觉得太傅大人又是杀人不见血!
  这几天京城的城门口甚是热闹,随着赏灯节的临近,各路藩王和朝廷大员的家眷也纷纷进京了,所以这城门时不时便有豪华的车队进来。
  礼部原以为安西王当初挑头抗命,这进京的家眷不会太多,所以准备得也简单了些。没成想平西一役后,连那久不进京的七八十岁的老藩王都争先恐后地派着儿孙赶来了。
  这一时间多了这么多贵客,又有点措手不及,连忙调派人手加紧准备。
  到了赏灯节的那天,十里长街挂满了各色的灯笼。宫中的御花园也是张灯结彩,一大早便有太监给皇帝送来了已经糊好灯面儿的迷灯,让皇帝亲自题写灯谜,与其他皇族家眷的灯谜挂在御花园的长廊下,供大家游园时赏玩。
  聂清麟提起笔来想了想,提腕回转,几下便将迷灯提好。因为猜中了的人可以到出灯谜的人那讨赏,聂清麟又想了想,在落款那儿写上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名字——轩瑞。
  不能怪她小气,要知道她可以算是大魏有史以来最寒酸的皇帝了,虽然内侍府早已经送来了封着红封的赏银,但要是猜出灯谜来讨赏的人身份尊贵,自己又拿不出趁手的东西,岂不是白白贻笑大方?还是低调些保险。
  写完了,她便让小太监将墨迹干了的彩灯提走了。
  这时,安巧儿也备好了今儿要穿的行头。因为是皇族的家宴,所以准备的也是便服。一身明黄色的锦缎上是滚着白色的貂绒。搭配上黄金镶嵌了明珠的头冠,倒也玉树临风。
  从早上开始,各地的家眷们就开始进宫了,午宴在泰仁殿举行。
  因为是家宴,太傅大人并没有出席,让聂清麟那一干盛装出席的唐姐妹们很失望。
  在答复了不知道第几个皇嫂拐弯抹角地询问太傅是否会进宫的问题后,聂清麟很想表示,太傅大人的妾室亲戚也很多,家里的来往估计比她这个皇帝还要繁复,实在是抽不开身是多么正常的事情啊。
  当用完了午膳后,便是下午的游园时间,御花园里到处是不见明火的暖盆,虽是室外,却不会感到阵阵寒意。因为家眷里皇族皇子和小公主不在少数,活动安排也颇为新颖,套圈、投箸入瓶,要有戏台子上卖力表演的戏子们,都务求让众位亲眷宾至如归。
  按理说,这游园会的主角是皇帝,但是今年的赏灯节,皇帝是备受冷落。在问过太傅大人不会来后,便再无人过来与她施礼说话。
  倒是那平川王的儿子,小皇叔聂忠天真无邪,因为之前与小皇帝在寝宫玩耍过,便主动跑到皇帝近前,叽叽喳喳地讲着自己方才又玩了什么新奇的玩意儿。
  终于到了华灯初上之时,整个宫内的彩灯都被宫人们点亮,最后亮起的,便是那盏高二十余丈的头灯。当灯光点亮时,就算不是第一次看这皇家头灯的人也会忍不住哇的惊叹一声。
  就在宫中被七彩的灯光点亮时,卫太傅悄悄地进了宫。
  太傅府今日热闹异常。厚重的门槛差点被纷至沓来的人们踏平,家中的妾室们也是盛装打扮,要讨冷落了她们许久的太傅的欢心。
  可是被一群娇俏迷人的解语花包围着,太傅却半点兴致都提不起来。
  他少年得志,当年十八岁便高中状元,一举成名。如今算起来二十有八,整整十年为官,他一步步地站到了大魏的朝堂之上,与天子并驾齐驱,这是任何一个男人都羡慕不来的机遇,可是高处不胜寒,待到他站到了最高处时,会有什么样的人才配站在他的身边与之为伴呢?
  不知为何,他又想起了那张沉静明媚的小脸。不禁哑然失笑,任何人都可以,但是绝不会是他。
  太傅不是不清楚:自己对小儿的那点子旖旎的想法,是端不到台面之上的,只能是闲暇之余,拿出来独自赏玩而已,更何况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倒是替他免了纠结思量的麻烦,如今虽然藩王之乱暂告一段落,但南疆蛮夷,北方的匈奴哪一个不是他更该操心的事情?不可认真,不可认真……
  饮完了酒后,年少得志的太傅大人心中忽然又是一阵烦闷,便坐上马车,在京城里绕了几圈后吩咐入宫,悄悄地从宫中的偏门进来了。
  因为那些贵人家眷们都去看头灯点亮,长廊里除了值守的太监寂静无人,太傅闲来无事,逐个去看那挂起的迷灯。
  突然一盏迷灯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糊成猫头的一盏迷灯,他之前曾在皇帝的寝宫见过,那小儿别出心裁,非要以自己的爱猫绒球做模板,让手下的太监弄出这么个若猫似虎的拙劣玩意。
  太傅走到近前,只见那迷灯上的字甚是清秀又透着十足的力道,这倒是让他有些意外,没想到那小废物的字居然不输修习几十年的书法大家,就是那落款的名字陌生些……想了想,就为那龙珠子的小气感到可笑。
  再去看那上面题写的灯谜:“天地阻隔两茫茫,泪聚成光寄苍穹,闻声难觅身后影,火树银花一场空。”
  谜底倒是不难猜,可是那每一句里背后的悲凉,居然又让卫冷侯想起那个算命先生之言。
  他伸出长臂,摘下了那盏灯笼,提着让往前殿走去。还没行至殿前,就看到了那道明黄的身影上了殿旁的牌楼,孤零零地站在牌楼上,仰着那光洁的小脸,出神地看那伴着轰鸣巨响满天散开的烟花。
  太傅轻轻地上了牌楼,挥臂让安巧儿等人退下,静静地站在了小皇帝的身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