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明末之大国崛起> 第六章 赚钱的工艺

第六章 赚钱的工艺

  这些书的内容五花八门,什么门类的都有,而涉及化学的只有一本书而已。这本叫做趣味化学的课外书里,许多内容也都是泛泛而谈,不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却让朱聿键有了灵感。
  “玻璃的制造方法,采用石英、硼砂、长石等几种材料,制造出纯净玻璃的方法似乎可行。”朱聿键手捧书本嘀咕着,他似乎记得即使到了十七世纪末期,纯净透明的玻璃仍然是非常名贵的东西,这些玻璃的制造技术掌握在欧洲人手里被严格保密,而当时的华夏只能烧制半透明的琉璃而已。
  实际上在欧洲的意大利于1291年已经能够大规模生产玻璃了,只不过他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将所有玻璃工匠都置于岛屿上生产,并封锁他们终身不得离开岛屿,因此保住了生产工艺,让意大利成为欧洲唯一的玻璃供应商。这样的垄断让玻璃价格高昂,直到十七世纪末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大块玻璃制作工艺,才让玻璃成为平常物品。
  不过在这个时代的玻璃虽然透明,却是偏绿色的,并未完全纯净透明。朱聿键却在那本书上看到,实际上玻璃呈绿色是因为原料中含有少量铁,因为含有二价铁的化合物,才让玻璃显现出绿色。
  想要制作纯净的无色玻璃也很简单,只要加入一些软锰矿,让二氧化锰将二价铁变成三价铁就能让玻璃呈黄色,而四价锰在还原反应中变成三价锰就会呈现出紫色。因为黄色与紫色的互补性,让玻璃呈现出白光而变成无色。
  找到这份玻璃制造工艺让朱聿键如获至宝,只要将工艺拿出来生产绝对可以创造大量经济价值。当然为了保险起见,朱聿键不打算将整个制作工艺都交给张书堂,以免出现什么意外自己完全无反制能力。打定了主意,朱聿键开始谋划起未来的计划。
  吃过晚饭之后,他很快就上床睡觉了。明朝不似后世,每天只吃两餐饭,这不是因为吃不起饭,只是农业文明的特有习惯,连皇上也是如此。朱聿键早就吃惯了一日三餐,有时候忙到深夜还要加个宵夜,这样的吃饭方法自然很不适应,所以天刚黑他就饿了。
  明末也不似后世的遍地灯光,外面除了月亮没有其他照明,所以晚上特别黑。本来桌上有一盏油灯,是以前晚上看书用的,只不过现在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守着灯光也没什么好做,睡觉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心中已经打定了赚钱主意,这让朱聿键踏实了许多,夜里也睡得非常好,直到早上起来他就已经彻底恢复了精神。
  “殿下今天看起来气色不错。”早上亲自过来送饭,张书堂好奇的发现,朱聿键竟然在做俯卧撑。
  作为来自后世的人,朱聿键深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这样的地方长期囚禁本来对身体就不好,如果他不及时锻炼,就很可能出现问题,所以不管有多困难,他都必须坚持体育锻炼。
  “张大人来了啊,快请坐。”朱聿键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眯眯的凑过来,将张书堂让到了桌子旁。朱聿键的有礼让张书堂诚惶诚恐,他不敢拒绝又不好坐实,只能欠着半边身子坐在那里,看上去比站着还难受。
  对于明朝森严的上下制度,朱聿键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凭他一个人难以在短时间内扭转这种根深蒂固的经验,他索性先不管,等到有了自己的势力再慢慢纠正。
  “张大人家中应该不算富裕吧。”朱聿键先不忙吃饭,反而问起张书堂家里的情况。
  “回禀殿下,我只是个推官,每年俸禄不高。家中虽然有些山坡地,但耕种不易,最近几年河南连年大旱,这产量就更低了。”张书堂叹了口气。
  朱聿键突然灵机一动,转身到墙角将那些土豆拿了过来:“这种东西耐旱产量又高,最适合山坡地种植,张大人不妨一试。”
  “哦?竟然如此的好东西?”张书堂半信半疑的结果袋子,拿出圆溜溜的土豆端详起来。朱聿键小时候在河南农村长大,对种土豆驾轻就熟,他很快将种植土豆的要点告诉了张书堂。朱聿键的种植方法比如今美洲原住民还要先进,发芽后中要进行育苗分株,对土质和肥力都有要求,按照他这样种植土豆产量还会提高许多。
  历史上土豆是十六世纪中期被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到欧洲,后来辗转传播到中国的。在明末时期已经有了土豆种植但都是小规模的,而且种植方法多在摸索阶段,种植面积也处于西域地区并未普及开来。
  这种对环境适应能量强,并拥有高淀粉量的食物,是小麦很好的替代产品,它不但耐寒耐旱,产量还极高,足以在小冰河期的明末解燃眉之急。更何况刚刚传入中国的土豆尚未进行良种培育,产量虽然也很高,却不能与朱聿键的土豆相比,要知道在后世土豆的产量普遍达到了亩产四千斤以上,如果土质和肥料适合,甚至能够达到亩产万斤的神话。
  朱聿键的土豆不多,就算让张书堂种植,顶多占用一亩地而已,就算都损失了也影响不大。因此就算张书堂并不认为这种奇怪的东西有什么价值,但也决定勉强一试。
  将土豆交给张书堂去种,他又拿出了玻璃的制造方法:“张大人,现在各地灾害频现,朝廷也是艰难度日。我知道你高风亮节,不愿意行贪污之事,但没钱毕竟不行,所以我希望能够与你合作。”
  “殿下这是何意?”张书堂听得摸不着头脑。
  “这是我闲来无事设计的小东西,希望张大人能够拿出去,建个作坊生产。我想只要能够实现生产,销路应该不愁。”他说着将玻璃的详细制作工艺递了过去。
  “这是……”张书堂看了半天,瞪大眼睛说道:“这是玻璃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