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三人行
“时间不会驻足,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直播自己的人生,这种没有彩排的人生更需小心翼翼,更需三思而后行,正因为人生没有彩排,珍惜每一次机会便成为我们惟一的选择……”
陈静呆呆地看着我:“我怎么感觉你像个搞哲学的,从哪里弄来这些玩意儿?”
“呵呵……从挫折和思考中得来的。”我说。
陈静沉思了片刻,突然说:“你说,昨晚,梅玲是不是也在演戏?”
“你说呢?”我看着陈静。
“我……”陈静思考了一下,看着我:“当时我没感觉到,现在想起来,她也是在演戏,不光她,你和刘飞也在演戏……”
我呵呵笑了。
“那么……这事,你说,会不会是梅玲导演的?”陈静又问我:“她平时对我一直是有看法的,我知道的,昨晚你看她对我那热乎劲,开始还真把我感动了,现在想起来,本性难移,狗改不了吃屎……”
“我不知道,自己去琢磨!”我说。
“要我自己琢磨,我想应该是,这梅玲和刘飞昨晚在给我和你演戏看呢,你当时其实已经知道这是演戏了,而你在配合着他们演下去,只有我傻乎乎地在看戏……”陈静说。
“不,你不是在看戏,你也是演员,只不过,你是演得最逼真的演员而已……”我说:“陈静,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单位里的事情很复杂,有些事,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不必非要大张旗鼓地说出来,要学会忍而不发,学会心平气和,学会理性思考……”
“唉……人生啊,好累啊……”陈静叹了口气:“你们男人好累啊,可是,我不愿意这么累,我想活得轻松点……”
“这不是以你个人的意愿为转移的,有时候,你身不由己,只能随波逐流,”我对陈静说:“总之,我们自己把握我们做人的原则、做事的原则就是了,心里时刻有一个标尺,有一条红线……”
陈静皱了皱眉头:“嗯……知道了!”
“我们要学会弹性做人,弹性做事,特别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很多人都在盯着呢……”我继续说:“目前,马书记眼里最红的人是谁,他最信任的人是谁,我想你闭上眼睛也能猜得到,不要拿鸡蛋去碰石头,要学会韧性的战斗……”
“嗯……”陈静点点头:“我发现你现在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大大长进了,跟学的?”
“跟社会学的,跟现实学的,跟教训学的,”我哈哈笑了下:“当然,还有跟周围的老师学的。”
“那些老师?”陈静看着我。
“周围的人都是老师啊,包括你也是,”我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啊……”
“你的心态真好,”陈静赞许地说:“不过,我觉得你要是跟柳姐多接触接触,真的能学不少东西的,这个人啊,脑瓜子里东西很多的,什么都懂……”
提到柳月,我心里一亮:“是的,从柳部长哪里的确能学到很多东西。”
“唉……柳姐是心强命不强啊,这么好的人,命运却这么不济,受的坎坷和挫折太多了,到现在,个人问题都还没解决,这一辈子到现在,她就没有过真正的爱情和婚姻幸福……苦命的人啊……”陈静突然叹息了一声。
陈静的一声叹息,让我的心里泛起了波澜,想着陈静刚才的话,我的心里一阵隐痛和辛酸。
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车旅行,要经历无数次上车、下车;时常有事故发生;有时是意外惊喜,有时却是刻骨铭心的悲伤……
苦难的往事,不堪的回首,这种痛撕心裂肺,这一切的一切终究是一场催人泪下的戏,而柳月,是这场悲剧中的主角,也是最痛的悲者。时间终不可能回到过去,亦如时间虽可以使人淡忘,但只是淡忘,心里记忆的阴影永远也不会逝去。
难道,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我不停地问,不停地想,我多么想能够分担柳月的这些伤和痛,如果能够,我一定会去做!
过了几天,是周五,我南下采访的稿子写完了,我带着软盘又一次去了市委宣传部,去找柳月。
最近,国家刚刚颁布实行双休日,机关单位周六周日就不用上班了。
路上,我接到老三的传呼:“晴儿的英语补习班今晚开课,补习计划调整,周期缩短,每周567晚上授课!”
这些日子,为了晴儿的英语补习班,老三可真是出了大力,从教室安排到布置到广告发布到教具购置,老三全包了,我只是每天去打下手就可以。
通过杨哥的途径,也联络到不少想学习英语的机关干部,大约初步有40多了。
要是再加上通过老三的途径招来的人,一个大班绝对不成问题了。
这是一个学习的时代,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前,不进则退,想进步的人、赶时髦的人都把学习外语当做一种时尚。
那时,机关里不懂外语的人比比皆是,很多大小部门的领导虽然档案上是大专或者大本,甚至有的还是研究生学历,但是,其实呢,都是后来拿的学历,真正的第一学历很多是初中高中或者中专。
杨哥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省委党校在市委党校举办的本科班,靠英语时,若干部门领导学员,作弊时甚至抄都不会抄,因为他们不会写英语单词,只能让人家代写试卷。
可见,在干部中普济初级英语知识很有必要,而晴儿的这个英语补习班也算是应运而生,符合了时代的潮流。
利用周五周六周日的时间来开课,正好可以大大缩短授课周期,只是晴儿要很辛苦了。
我对晴儿的授课质量还是很自信的,晴儿的外语水平在班里是顶呱呱的,不管是阅读理解还是口语对话,不然怎么能当上系学生会学习部长呢。
看完传呼,我的心里乐滋滋的,晴儿也要开始下海了,尝试做第二职业了,从没有经过商的我感到了几分兴奋和新奇。
那年头,全民皆商,出于思想大解放的需要,国家政策一度鼓励所有的部门都参与经商,于是出现了很多官办和民办的实体,经商成为一种久经不衰的热潮,当然,很快,就开始清理官办实体了,因为官办实体和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无疑近似于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