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娘,旭哥儿回来了。”
  张春旭小跑着进了卧室,张启这当父亲的被儿子甩在了身后。
  望着站在了窗边,在蒙着厚厚布料的窗前,静静站那儿的妇人。
  那是谁?
  张春旭熟悉啊,那是他的亲娘。
  于是,四岁的童子,是一头撞进了母亲的怀中。
  “娘,旭哥儿可想你了。”
  这等撒娇的话,张春旭是信手捏来,说得柳秀秀是直软了心窝子。
  “好孩子,娘也想你的。”
  柳秀秀对于长子的感情,自然是深厚的。她哪会不盼了,孩子就是常常在身边。只是,凤凰村中没有考得功名的读书人。儿子若真留了凤凰村里,那才是害苦了孩子。
  毕竟,小时苦,不叫苦。后劲儿足的福气,才叫真福。
  读书啊,若是真心要孩子考科举的。三岁起蒙,理所应当。
  这不,哪怕再思念孩子,把旭哥儿送去了锦城县念书。咬咬牙,柳秀秀还真忍了母子久久不得见的现状。
  在儿子进屋后,稍稍慢了那么几拍,张启也进屋了。
  柳秀秀见着枕边人,满面笑容,高兴的唤了话,道:“夫君。”
  “我都知道家中发生的大事,春福、福娘……”张启的嘴中,刚刚说了两个孩子的名字时。张春福先睁开了眼睛,然后,哇哇的哭叫了起来。
  张春福的旁边,本来装睡想多听些实况八卦的张福娘是无语了。
  这胎宫里的小伙伴这般活泼,她似乎安静了,挺不合群啊。
  怎么办?
  如何伪装了一个真正的婴儿生涯。
  张福娘表示,她的近处,就有一个现成模版。所以,她照抄了就成。
  “哇哇……”
  张福娘睁开了双眼,也是哭得了叫一个洪亮。
  只不过,她那叫干嚎啊。比起兄弟的真哭,张福娘显然是演技不过关。眼泪挤啊挤,可它就是不出来。
  最终,张福娘放弃了哭泣,而是转了转眼珠子,想仔细瞅一瞅这一世的亲爹,长得啥模样?
  不都说,男像娘,女像爹吗?
  张福娘想,她祈求上苍保佑他爹不要长得太丑呀。当然,也别太普通啊,最好是英俊些,让她能憧憬一下她未来的美貌嘛。
  “肯定是孩子们饿了,我喂一喂他们就好了。”
  柳秀秀这会子,顾不得搂了大儿子张春旭,挺无奈的哄了大小两个男人出屋子。毕竟,喂孩子吃奶,这不解衣襟是不成的。
  而这时代又保守,总要注意影响嘛。
  张启听得懂妻子的暗示,于是,他是拉拔了长子出卧室。
  父子二人刚出去,就撞见了张李氏送来带着“家的温暖”的酒酿丸子。
  那带着酒香的味儿,那入目里是褐红色的甜汤水,飘着的荷包蛋,还有白白圆圆的糯米丸子。瞧一瞧,在小碗里盛着时,就是惹人口水滋生。
  “怎么出来了?”张李氏不解的问道。
  “春福、福娘醒了,秀秀在屋里奶孩子。”张启解释了一句道。
  “成,那你们父子在正屋喝酒酿。秀秀那份,娘给端进去。”张李氏笑呵呵,托盘中的四碗酒酿丸子,她是留了三碗在桌上,端着一碗进了儿媳妇的卧室里。
  张李氏进屋后,就瞧着背坐着的儿媳妇侧了头看过来。
  见是是婆母,柳秀秀脸红了一下,心嘛,倒是镇静下来。刚刚她是全心全意着给两个娃娃喝奶,直到听见门帘子搭起搭落的声音,才是惊醒有人进屋来。
  这会脸红完全是柳秀秀误会了,以为进来的人是夫君呢。
  呵呵……
  对于自己的乱猜想,柳秀秀是羞涩了。
  “乖乖,祖母的两个小孙孙,真是大喂王。”
  “秀秀,你奶两个孩子,奶水足吗?”
  一对龙凤胎是好事儿,只是,小婴儿要平平安安的成长,亲娘的奶水缺不得。
  “娘,您精心照顾我坐月子,好吃好喝没曾少,喂养两个娃娃不怕。我这奶水,足着的。”柳秀秀嫁来张家前,有受苦的准备。
  那时候,柳秀秀不在意外物享受,她觉得,她是给张家报恩的。
  报达了,婆母让爹娘能真的誔下来弟弟。
  柳大山的名字,不是柳家夫妻取的。这取名人,还是张李氏呢。
  原由嘛,就是张李氏讲,柳大山的名字得普通,最好越简单越朴实。而且,还得合了八字,又要喻意好。
  这般诸多要求,柳大山的名字,在亲爹那里没法子挑了。
  最后,干脆一事不麻烦二主,柳章氏是跟亲家母商量了,由得张李氏好事做到底。
  柳大山的名字,就是如此的火热出炉了。
  “那就好,那就好。”
  “瞧着春福这小小脸蛋儿,长得真像着启儿。”
  回忆当年啊,张李氏也记起来,她誔下儿子时的欢喜模样。
  “叩叩叩叩叩……”一连串儿的急促敲门声,响在了张家的小院外。张启在外屋,就是搁了碗,去开了院门。
  院外是白大娘,给柳秀秀接生过的产婆。当然,同时亦是张启族叔的媳妇,他的叔婶子。
  “叔婶,你这般着急,是出了什么大事吗?”
  张启先开口,温言问道。
  白大娘瞧着开门的是张启时,也是停了步伐,笑道:“咱们张氏的千里驹回来了,唉呀,婶子不凑巧。这有些晚了时候,还是要跟侄儿你道声喜。喜你得中童生,这可是咱们老张家的头一份。”
  话落时,白大娘还给了一个大拇指的手势夸赞。
  “叔婶,侄儿才是小小童生。没考上朝廷认可的正紧功名,您这夸赞,侄儿受得心头有愧。”
  张启在凤凰村里,得了诸多赞美,受用得真是尴尬啊。
  毕竟,他是童生,不是秀才。
  若是正紧功名,张启早是仰头挺胸了。
  可童生他不是正紧功名。受了太多的好听话,这跟虚飘飘在天上一样,没个根底着落,心头实怕被捧高了,一不小心摔下来会真惨啊。
  “你受得,受得。”白大娘乐呵呵说了一话后,转掉话题,问道:“启儿,你娘呢?”
  张启正要回话时,张李氏已经从屋里走出来。
  “弟妹,你来了。”张李氏见得白大娘和儿子站在院门口说话,就道:“快,请屋里坐。”
  “嫂嫂,不进屋了。”
  “这会子,我来是想邀你一起,陪我去村西一趟。”白大娘直接说了来意。
  听得村西二字,张李氏眉头一挑,问道:“是胡寡妇家?”
  白大娘不多回话,只是重重点了下头。
  “唉……”张李氏重重一声叹息,说道:“这回你上门来了,我怕不去,都不成。”
  “我想着万一……”白大娘说一话,却是半截子。停了一下后,她又道:“弟妹你发发善心,当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吧。”
  “这不说行善积德,会福及子孙嘛。”
  白大娘连着说了好话,张李氏不迟疑了,道:“那咱们这便去吧,不担搁了时间。”
  “好,好。有嫂嫂你这话,我心头踏实了。”白大娘的脸上,这会儿是真见笑容了。不像前面时,眉间总是担着些忧愁样。
  第5章
  凤凰村建在凤凰崖下的半山腰处。至于群山间的夹谷嘛,全是上好田地。自然用来耕种的,不可能浪费着建了居所。于是,凤凰村的房舍就像是一条蜿蜒的长蛇,一字排开在山腰低处的小块小块贫瘠山地上。
  村东到村西,自然是村中隔的最远距离。
  村西胡寡妇跟张李氏的年纪差不多。两人的经历也颇类似,都是青年丧夫后养大独儿。稍稍有点不一样的,就是胡寡妇家中只有两亩贫瘠山地,种出的粮食铁定不够家里吃全年。农闲时,胡大郎就要去锦城县里帮工,挣些活钱以便养家。
  而张李氏嘛,她自己是一个神婆会些神神道道的法术,挣一些家底还是可以的。再加上张家祖宗传下来祖产,尚有田地十亩。同时,也是张李氏有本事养家糊口,才拿得出银子送了儿子张启读书考科举。
  “有个万一的话……”
  “嫂嫂,到时候,要看你了。”
  在路上时,白大娘还在跟张李氏唠叨话呢。
  张李氏点点头,叹道:“来都来了,算是结缘了。我自会尽心的,只盼着胡家莫多造孽啊。”
  村西已然在望时,张李氏收敛了神情。
  胡寡妇家在村西头,三间泥墙的茅草屋。院子是用篱笆围着,院门就是简单的木篱笆门。因为里面栓上了,白大娘就不能往里闯,只在外面喊了话,道:“胡家嫂嫂,我到你家了,你给开开门。”
  话落,屋内传来了回音。
  片刻后,胡寡妇从屋里走出来。胡寡妇容貌看上去,比张李氏老了十来岁,她的脸上和额间布满了皱纹。
  胡寡妇穿着打了补丁的土布衣裳,头后用木籫挽一个发髻。
  她给张李氏和白大娘打开了院门时,有些狐疑的望了张李氏一眼。这会儿,白大娘开口想说些啥时,张李氏先发了言,道:“今日我见得霞光东来,掐着算了有富贵人投胎到咱们村中。这不,我正琢磨是哪家时?”
  “在村中遇上弟妹,知晓是胡家姐姐的儿媳妇要生了。这不,来沾点富贵气。”
  张李氏说得一本正紧。
  白大娘在旁边是面皮抖动,在心中,她不得不称赞一声,她这嫂嫂会来事,会说话呀。
  可不,有张李氏的话,胡寡妇的脸色变得喜庆极了,那眉眼间都带上了笑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